栏目列表
结题鉴定书
发布时间:2024-05-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叶婷

附件5

 

 

常州经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结题鉴定书

 

 

 

 

 

       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生

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

 

课题主持  叶婷马桂玉

 

主持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2021.6

 

       2024.5

        

 

 

 

 

常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

二〇二一年一月

一、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联系方式



叶婷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15151996224



马桂玉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13861189803



二、课 员(不含主持人,限10人)



序号

 

工作单位

课题组分工



1

黄平东

中小学一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组织活动、材料收集



2

周琳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3

王月屹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4

杨春娟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5

陈艳

中小学一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6

朱春漫

中小学高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7

濮红磊

中小学高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理论指导



8

陈芳

中小学一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9

张羽羽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10

刘洋

中小学二级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案例研究
























三、成果简要说明(限2000字)

(包含简要研究过程、研究发现或结论、主要研究成果等)


一、研究过程

1.关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文献研究

课题组进行了文献查阅,分析了文献内涵,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形成自己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有以下几种认识。

1)数学文本的阅读有别于其他的阅读,具有其特殊性。

2)数学阅读能力是多项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

3)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方法表述不同。

 2.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调查选取本校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习惯不佳

小学生大多认为数学文本阅读很重要,但是并未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近半学生没有主动阅读数学教科书学习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高,目的性强,阅读的内容也比较片面,而重视习题、概念、法则的阅读,忽视数学文本中文化类信息的获取不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2)阅读能力不强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一些数学阅读方法的经验,但总体掌握地不够理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由于不能筛选有效信息、无法合理利用题干中的隐含信息、不理解定理公式从而影响数学阅读效率,数学语言阅读理解能力较弱。

3)阅读兴趣不高

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兴趣不大,目的性强,效果不佳。

3.关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文本梳理

课题组以现有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梳理文本类型。教材中每课时呈现的文本都是由以下五类文本交织而成。

(1)情境图。通过阅读情境图,学生能从中识别物体的数量、顺序、种类、位置,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发展数学的眼光和思维。

2)符号类。数学的符号系统由数字、字母、图形、关系式等构成,并且在数学的发展中不断扩充完善的。学生能理解和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明晰对象和意义;知道使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3)文字类。文字类文本通常指向建立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模式:已知两个条件,建立数量关系,求一个问题。较为复杂的是从一些条件中,找到两个相关联的条件,建立数量关系,先求一个问题,再把所求问题当作条件与其他条件重新建立数量关系,再求出一个问题,以此类推。小学阶段,复杂一点的文字题基本分为两类:串联类文字题和并联类文字题。

4)图形类。点、线、角、面、体是小学阶段“图形认识与测量”的基本要素,通过探究这些要素的数量、大小、位置及关系来明确所学图形的基本特征。阅读图形类文本,需要从度量的角度去理解,包括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工具、度量方法、度量值。

5)工具类。

利用工具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工具类文本通常是探究数学知识和开展数学活动的好材料,如小棒、方格纸等,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数学学科的每一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4.关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策略的案例研究

课题组,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选取课例进行研究,探索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策略。

5.关于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评价研究

针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解决问题、统计与概率的四个不同的数学学习领域,课题组将阅读能力评价指标分别分成由低到高三个级别。

二、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理性认识: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数学文本阅读是指围绕数学文本,以阅读经验为基础,以数学知识为媒介,使用数学语言感知和认读数学阅读材料,并对材料加以理解和应用、推理和想象、反思和总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要求逐步提高,进而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实践成果

课题组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分享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动机

1)分享绘本,激发阅读兴趣

2)分享数学史,感受知识价值

2.反馈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1)利用课前阅读单,形成问题意识

2)利用阅读反馈单,形成数学日记

3.多感参与,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1)咬文嚼字,圈点关键词句

2)开口朗读,辨析易混符号

4.阅读“三度”,从儿童视角走向核心素养

1)把握阅读深度,指向数学观察

2)提升阅读高度,形成数学思考

3)拓展阅读广度,凝练数学表达

(三)论文发表及获奖

1.黄平东《阅读阅数学,越读越数学—浅谈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发表于《教育考试与评价》

2.黄平东《精研读、细思考、深理解——浅谈小学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发表于《教育考试与评价》

3.陈艳《微探小学课堂中学生数学阅读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发表于《教学与研究》

4.马桂玉《重阅读  助理解——提高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初探》发表于《理科爱好者》

5.叶婷《阅读有度:初探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发表于《新教育创作》

6.周琳《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于《新教育创作》

7.杨春娟《关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探讨与研究》发表于《向导·学术研究》

8.叶婷《双减与阅读并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区论文三等奖

9.叶婷《长方形与正方形单元作业》案例设计 获市案例设计三等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