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1-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叶婷

附件1

 

 

常州经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 

课题主持人          叶婷、马桂玉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申报日期         2021.3         

拟结题时间:         2023.12           

 

 

 

 

常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

O二一年一月

填报说明

 

1.经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3.请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除可以附页的内容外,请勿随意更改表格形式,尤其注意表格实际打印时不可破页。

4.《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2份,左侧装订成册。

5.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6.经开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联系方式:

地址:常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戚大街小铁路2号)

邮编:213011              电话:0519-83433635

电子邮箱:315449675@{域名已经过期}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

叶婷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90

  12 月

行政

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二级

研究专长

行动研究

最后

学历

研究生

最后

学位

硕士

工作

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手机(必填)

15151996224

 

E-mail(必填)

1178348226@{域名已经过期}

 

姓 名

(2)

马桂玉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83

  8 月

行政

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一级

研究专长

理论研究

最后

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

学位

硕士

工作

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手机(必填)

13861189803

 

E-mail(必填)

443864135@{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黄平东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课程规划

组织活动、材料收集

周琳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课程设计

案例研究

王月屹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杨春娟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二级

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陈艳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一级

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朱春漫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高级

课程规划

案例研究

濮红磊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高级

教育管理

理论指导

陈芳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中小学一级

课程设计

案例研究

张羽羽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刘洋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教学设计

案例研究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

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7.3

主持人

已结题

《小学生面积测量公式概念形成的研究》

常州市武进区

芙蓉小学

2018.4

主持人

已结题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课堂教学应把握学生求知欲的境界》

省“蓝天杯”三等奖

2016.9

《基于数学素养开设小学数学欣赏课的构想》

省“蓝天杯”二等奖

2018. 9

《浅谈小学“面积概念”教学的迷思与思考》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8.12

《微课不微,无“微”不至》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9.12

《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策略》

学苑教育

2018.10

《以学定教,做双“智”教师》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20.12

《把握明线,驾驭暗线》

区年会论文一等奖

2018.12

《化抽象为形象》

区年会论文二等奖

2019.12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省“蓝天杯”三等奖

2018.9

《让计算“活”起来》

省“蓝天杯”三等奖

2019.9

《课堂教学应把握学生求知欲的境界》

省“蓝天杯”三等奖

2016.9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阅读能力

阅读是对于文本加工和理解的过程。能力是使人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需要的个人也理特征或人格特质。阅读能力是指读者通过感知语言符号与己有的知识对阅读材料字、词、句、段、篇在理解、想象、分析、综合、判断、概括、创作的多种思维活动中学习语言、理解文意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外在显现。

2.数学文本

文本(text),从词源上来说,它表示编织的东西。关于文本的界定并不多,有人提出,文本(text)在形式方面,既包括传统印刷文本,也包括非印刷媒介和多模态文本。其实文本就是一种阅读材料的形式或者说是格式,在一般的阅读里就是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一段话等。而数学文本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就是与数学有关的文本。本研究中数学文本限定为数学教材里的例题、练习题、你知道吗?及课上教学中呈现的补充性文本。

3.数学文本阅读能力

数学文本阅读是指围绕数学文本,以阅读经验为基础,以数学知识为媒介,使用数学语言感知和认读数学阅读材料,并对材料加以理解和应用、推理和想象、反思和总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这三种,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一样,所以数学文本阅读的特色就体现在对数学语言的阅读和理解中。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而是在阅读数学文本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包括思维、想象、运算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内的综合能力。

对于不同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数学阅读应有不同的目标。低段的学生要注重培养数学兴趣,初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由于他们识字量少,最好采用图结合的阅读方式,借助一定的生活情景,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中段的学生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理解并掌握数学表达。做到“慢读题,快做题”,不能急于求成。高段的学生要注重培养数学精神,比如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

总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明确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便于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研究

国外研究比较多的是阅读和文本阅读,“道林和莱昂(Downing&Lcong1982)把阅读的定义分为两种取向,一类强调译码的过程,一类强调意义的获得”,前面一种认为阅读是把书写的符号转换成声音的符号看重的是视觉信号到听觉信号的转换,后面一种则认为阅读是用阅读者已经有的认知结构去建构新的文本意义,表达的意思是阅读是个人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用阅读者已经有的概念去构建新的意义,在这一动态的建构过程中阅读者理解的意义不会和作者所表达的意义一样。MAGNUS Ӧ STERHOLM2005)比较了两种数学文本(一种使用数学符号另一种只使用自然语言)的阅读理解;研究表明使用符号的数学文本需要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技能用自然语言编写的主题文本则只需要普通的阅读能力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在开展其大型国标测试TIMSS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国际阅读能力进展研巧项目PIRLS,对项目参与国或地区的四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成绩、阅读行为和阅读态度的发展进行五年一次的综合考查。经济合作与货展组织OECD证实施的较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顶目PISA也把阅读作为其测试的大领域之一2000年,PISA测试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依据PISA测试,将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直观的呈现出来,在阅读时,需要我们自己组合、理解、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作出评价,常见的类型有:图类(比如地图)、表类(比如时刻表)、文字说明类(比如产品说明书)等等,也就是教科书(包含概念、公式等)、试卷或作业,都含有图表、符号、文字这三类。需要注意的是,不附文字说明的图片、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卡通画和漫画不包括在此类文本中。

从国际阅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在国内外的研究表象来看,来源于PISA 的文本类型“非连续性文本”在经济发达国家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者们也把握到教材中出现的插图等形式,但是没有与评价系统相结合。国外关于数学文本阅读的相关概念中,除PISA测试中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在其他的概念界定中都没有涉及到,尤其是比较具体的数学文本阅读,这也是局限之处。

2. 研究

(1)阅读能力

太原师范大学的李毓秋将阅读能力分为七因素,即词汇量、句意整合、推理理解、归纳概括、情感理解、评价赏析、综合应用,之后又根据数据研究分析归纳为五因素,即认读能力、一般理解、深层理解、评价签赏、综合应用。可以说,以往的这些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阅读能力的要素组成。南京师范大学明卫红的硕士论文《阅读能力的要素、结构屠次及其培养》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确定了完整的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要素为阅读的知识因素、智力因素、方法与策略因素、非智力因素,将他们进行了有序列的规划,提出了各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订、教学过程、评价体制给出了具体建议。以上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为教师阅读能力的学业评价提供了具体可参照的标准,也为我的研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数学文本阅读

朱纪英文章中指出数学阅读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在进行数学阅读时需要调动人体很多器官、感官来运作,帮助数学阅读,包括眼、口、耳、手、脑等等,阅读最重要的那就是看,这一点,宋代教育家朱熹也曾提过“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意思是说阅读要先用眼睛看,然后用嘴巴读出来,最后用大脑进行思维练习。到了21世纪,我国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阅读的理论,李兴贵在《中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数学阅读的概念,数学阅读就是将数学文本中的知识点,思路进行明晰,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数学问题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能够在此过程中体会,获得成就感。张静在文中也提到了“数学阅读是指以一般阅读经验、数学思维、数学知识为基础对数学问题和相关材料辨识、内化、理解、推理、反省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数学阅读不单单包括对数学教材、数学课本的阅读,还包括与数学有关的科普书籍和课外数学读物的阅读。数学中的阅读可分课堂提示性阅读、预习性阅读、课外阅读,在本论文中即为课前阅读、课中阅读、课后阅读。邵光华认为“数学中的阅读是指选择那些对于产生有效的猜测或指向问题解决来说是最必要的,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线索的技能”。杨红萍(2010)认为数学阅读是从数学文本中获取意义的积极认知心理过程;而要获取意义需要对字符进行正确编码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进行正确转译并且能够对文本进行综合理解

2009上海学生参加PISA测试并取得优异成绩引起了国内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以非连续性文本为关键词的文章从2002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都没有出现,在2011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出来后才有研究者从“新课标”中捕捉到这一重点并开始对它进行介绍和研究。经过检索发现相关文章在2012年有320136月份以前出刊的有4篇。

自从PISA测试提出“非连续性文本”后,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界定的还是完整的,从文本的类型来说,大部分人都是划分为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两大类,但是对于文本的研究,其中大部分还是关于语文的,与数学文本相关的寥寥无几。本研究要进行的就是缺失的数学文本这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作业辅导来进行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研究。

3.国内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相关的研究

关于数学阅读教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三种研究思路第一种是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教学设计或习题总结教学策略;第二种是对数学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数学阅读的原因并给出对策;第三种是结合数学阅读的相关研究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验验证

关于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研究中,数学概念的文本阅读和解决问题的文本阅读的研究相对较多,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数学文本”进行检索,结果为8篇相关论文;输入“文本阅读并含“数学”进行检索,结果有7篇相关论文,都是2010年后兴起

4.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价值

数学文本阅读活动本质是数学思维的活动,而数学语言则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工具。要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就必须从数学阅读开始。

1)对小学数学文本阅读认识不足。数学语言,具有符号性,抽象性,严谨性,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通过文本跳跃式阅读或是对数学知识的死记硬背,无法完成数学学习。数学文本阅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帮助其理解数学知识信息。

(2)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学习常常需要学生阅读不同知识领域的数学材料,同时也需要学习在数学阅读中实现对数学文本意义和方法的构建,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读不懂数学信息,抓不住重点,找到关键,理解不了文本,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在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

(3)关于数学阅读深入研究的文章不多,涉及小学数学文本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数学教师对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视不够,对数学文本阅读概念理解不清,对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挖掘不足,教师在教学数学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

(4)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是值得关注、研究的课题,做好研究可以为一级教师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提供和参考的内容,为今后的数学阅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可认引起教师学生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兴趣和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2.理论目标:建构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一线教师的行动研究理论依据。

3.实践目标:

(1)通过教学案例设计和实践,寻找数学文本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2)通过举行各项数学阅读活动,唤醒学生和教师对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视。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本课题研究内容集中于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及表现。自编问卷,实施前测。

2.小学数学文本的类型。系统梳理与总结小学阶段数学教材,补充习题,及配套练习的文本类型。

3.针对不同类型,提升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依据《新课标》,专研教材,深入挖掘数学文本类型及教学模式和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提高数学文本阅读水平。

4.学生数学文本阅读应用能力的评价研究。制定相应的口语和书面练习,多元评价。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数学文本阅读的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

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和评估数学文本阅读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通过访谈法,搜集与数学文本阅读研究有关的各种信息与数据。

3.教育观察。通过观察法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现并尝试解决数学文本阅读中的具体问题。

4.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在研究的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必须的研究方法,如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   

(六)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将依托本校骨干教师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同时,与校级教研工作相结合,研究成果通过公开课等进行交流和推广。

在研究的方法论层面,我们将主要体现如下思路:一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二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三是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相结合。

2.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四个阶段展开。

1准备阶段(2021.12021.3)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设计;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总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子课题的分工;各子课题组长分别制订研究方案;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究展开阶段(2021.42022.12)各子课题按计划开展研究,定期组织课题交流活动,如课堂观摩、主题研讨、读书沙龙、成果展示等。建好课题网站,积累详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的中期评估,分析总结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

3研究深化阶段(2023.12023.8)根据中期评估反馈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调整和修正,开展新一轮研究行动。

4总结阶段(2023.92023.12)进行课题结题准备,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体成员完成研究案例、论文等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并提交总课题研究报告。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进行数学活动的基础之一。数学学科教学必须从阅读数学语言开始。

2)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经历抽象、推理和建模的过程,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3)提高学生的数学本文阅读能力需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要对不同文本进行分类与整合,进行主题式文本阅读方法指导。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对教材、补充习题及配套练习中的文本进行分类,并给出针对性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2)借鉴指标体系来研究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来评价施教后成果。

一级指标

指标释义

二级指标

指标释义

字符识别

能准确识别阅读材料中数学术语、符号、图表

识别数学术语  

能明白数学术语的含义

 

识别数学符号

能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

 

识别数学图表  

 

能读懂数学图表的含义

能补充不完整的图表

语言转译

能适当进行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之间的转换、互译

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互译  

能将文字语言描述的信息转化成符号语言;

能将符号语言翻译成准确的数学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与图表语言互译

能根据文字的描述画出对应的图表;

能将数学图表的含义用正确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达  

符号语言与图表语言互译

能把抽象的符号语言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表;

能根据图表进行适当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达

整体理解

能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分析、领会及应用形成整体理解

筛选信息

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能从材料中挖掘隐含信息

联想已有知识经验

能将阅读材料与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联系

归纳结论 

能根据阅读材料进行推理概括出结论

应用新知识

能应用材料中的新知识解决问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

(限5项)

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框架与指标

报告,论文

2021.12

叶婷、马桂玉

针对不同数学文本的,教学指导案例

教学案例,视频

2023.6

叶婷、黄平东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方法的指导策略

报告,论文

2023.6

叶婷、马桂玉

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评价方案

调研报告,评价方案,评价案例

2023.9

马桂玉、周琳

最终成果

(限3项)

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总报告

研究报告

2023.12

马桂玉、叶婷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方法指导策略研究报告

论文,指导案例,教学视频等

2023.12

叶婷、马桂玉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课题组两位主持人都是硕士研究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桂玉主持过区级课题,有行动研究的经验;核心成员年龄结构搭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课题组核心成员有一半成员是区五级梯队,专业素养、科研能力有保障。核心组成员长期任教数学学科,都曾主持或参与过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和论文有一定级别的获奖或发表,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行动的有利条件。濮红磊校长常州市数学骨干教师,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在信息化技术运用方面有专长。朱春漫是区学科带头人,曾获武进区评优课一等奖,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陈芳是常州市骨干教师,曾获武进区评优课一、二等奖,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陈艳是课程中心副主任,曾多次获得武进区数学青年教师基本二等奖。周琳是经开区教学能手,曾获武进区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二等奖。黄平东是经开区教学能手,善于观察学生,因材施教。杨春娟是经开区教坛新秀,对教材有独到的见解和自己的教学特色。王月屹踏实勤奋,对课题研究有诚恳的态度和强大的执行力。张羽羽和刘洋都是我校新晋老师,有想法,有干劲。参与研究的老师都是一线教师,能够获得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在研究过程当中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我们的研究。

2.前期通过观察和问卷发现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文本阅读能力,让教学指导有章法、有范式,我们将进行数学文本阅读的资料收集、分类和梳理。为了使研究更有价值和成效,我们将定期开展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调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调研,总结自己的行动策略、行动目标、行动任务、行动过程,形成相关调研成果和论文资料。

3.在资料获得上我们将采取收集文献资料的研究报告或成果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研究。在经费保障上我们将申请课题研究成果奖励等费用。研究时间上由数学教研组结合数学教学工作统一进行部署,确保课题得以正常开展和实施。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区级重点或立项课题)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四、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