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成就未来
——武进区芙蓉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汇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师德建设,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满意教师,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健全组织,开创以德治校新局面。
启事在影响,成事在榜样。我校对师德师风建设高度重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我校的长效机制来抓,学校坚持以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为龙头,讲师德,促校风。学校成立了由江明忠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及部分中层为组员的芙蓉小学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师德师风工作小组,由濮红磊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及年级组长担任组员的师德师风工作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具体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和责任人,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方案。领导小组在做好表率的同时,能够明确职责,诸如制定计划、筹划活动和组织学习,并对老师进行考核及师德师风建设的动态性管理。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力求按计划落实好每一项工作,正是有了“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才确保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稳步发展。
二、加强学习,构建师德建设的新机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应该是一片圣洁的土壤。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学校充分利用周一的例会时间,隔周进行一次理论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让老师们明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每学期进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宣讲,先后有张燕、徐君、朱优华、陈晓珊等多位老师进行宣讲,为老师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全校教师通过不间断的学习,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教师,并且时刻用教师的道德职业规范来约束自我,从自我修养、道德品质、教学教风上处处以身作则。如今,我校老师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蔚然成风,广大教师用他们过硬的自身修养展示了新时代教师的师德风尚。
同时学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党性修养、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学术造诣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在广泛征求老师的基础上,修订了《芙蓉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学校根据综合情况,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每年1/3的教师被评为优秀,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岗位竞聘、绩效工资挂钩。
多渠道、多方位建立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一是通过家长会的形式,面对面与家长交流沟通;二是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社会对学校、教师的看法;三是通过微信、QQ、微校等现代媒体,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同时,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平时的观察和督查,针对师德师风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时进行整改。如部分班级放学晚,学校先是通过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分析利弊,规定全校的静堂时间,同时校长室及课程中心每天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在微信群中进行通知,对相关教师进行谈话,通过一阶段的整改,现如今各个班级都能按时放学。
三、活动推进,形成师德建设的新风尚。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身边的典型,以点带面,放大亮点效应,蕴养校园里良好师德师风的浓郁底蕴。
1.开展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整治工作。
学校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一步理解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认识从事有偿家教的危害性及其后果,进一步增强杜绝有偿家教的自觉性。每位教师都填写了个人家教事项报告表,并进行了公示。
2.积极开展万户家庭大走访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科任老师、配班老师以及教职工一起,由班主任协调组织安排,深入家庭走访,每班不少于2户家庭。通过大走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探讨家教对策,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校联动,优化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以大走访活动为抓手,深入家庭第一线,改变工作作风,转变思想态度,进一步促进行风建设,提升师德水平,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3.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让教师们谈自己做教师的心得体会,谈自己的为师之道,谈自己对学校的归属感,谈自己的职业理想,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要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知识、爱真理、爱创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和社会的典范。教师们在欢庆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为师之德的浸润。最后形成了芙蓉小学师德公约。
4.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在“师德建设月”期间,认真学习有关师德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自觉弘扬师德新风,加强师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意识,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5.开展师德讲坛,争当三好教师。
为推进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营造清风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积极开展师德讲坛,争当三好教师的活动。一是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奉献精神。朱 燕、顾新亚、单银娥、莫玉娟等12位教师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学校还对工作三十年的老师进行了表彰,陈跃飞、朱优华、姚丽娟等7位老师受到了表彰、赵惠琴、莫金霞等五位教师被评为校和美教师。学校还通过评选学习型先进个人、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树立典型。二是感悟身边人,学习身边事。即将退休的朱优化老师用平凡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三十多年来在教师岗位上的点点滴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那一份坚守,那一份真情,那一份朴实感动了每一位教师。年轻的陈晓珊老师,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自己这几年来的感受,感到自己的成长,来源与芙蓉小学这个大家庭的眷顾,大家无私的帮助,积极的鼓励,让她感到作为教师的幸福。通过此次宣讲活动, 老师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与洗礼,真正感受到了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濮红磊副校长作了《立德树人,成就未来》的讲话,从师德建设的意义、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以及“加强道德修养,做优秀引路人”等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6. 其它活动,精彩纷呈。
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千名名师志愿者大联盟”活动,青年教师都踊跃报名。开展168爱生行动。引导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断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
四、创新举措,形成师德建设新动力。
一是学校围绕师德建设,实施“五心”工程,实施“聚心”工程、“聚向”工程、“连心”工程、“洁心”工程、“暖心”工程,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作用,促进学校的和美发展。二是积极利用和美教育基金,开展“和美”教师评选,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通过打造书香教师来提升教师师德,在创建书香芙小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展撰写心得体会的竞赛,全面认识新时代赋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学会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刻苦学习、拼搏向上的姿态踏上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立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做出贡献。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无时无刻的。正是因为我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师德师风的健康发展,对我校的各项工作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区教育局有关精神认真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018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