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标准 更多>>
 
 
  新书导航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图书馆>>美文选粹
人生须有两知
发布日期:2016-11-09   点击次数:    作者:莫金霞  来源:转载

人生须有两知:一是知止;二是知耻。

知止,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做人,心安理得很重要,而那些愚蠢又自以为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心安,他们天天想,天下所有的钱财都该是他的,天下所有的美女都该是他的,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心根本安不下来。

有的人,你别看他整天骑着破车子,吃着面条子,穿着破褂子,其实在他朴素的羊皮内,装着一颗贪婪的狼心。他的家里有重以吨计的现金和一堆堆的黄金,这样他还不满足,还要贪,其结局肯定是事与愿违。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这些贪婪之人绝非大智之人,仅是有点贪污腐败的小智慧而已,对国家和人民是不会出什么良谋、有什么益处的。

既然是一只害虫,为什么他们还不让贤,赖着位置非得被抓后才肯甘休呢?这就是一个不知耻的问题了。

知耻——知道羞愧和荣辱。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本能而生活,由此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这种羞耻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可见知耻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康有为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此话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

人类的文明生活是与人的知耻之心分不开的,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

知止,知耻,绝非个人之事也,大家还需多思量。

                     (选自2016年第9期《杂文月刊<选刊版)>》)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frxx.cn;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6207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