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戒尺 言行循法度
——读《尺·度》有感
最近阅读了动漫读本《尺·度》。读本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以严书记为官做事的日常小事为主线,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故事,为广大党员干部塑造了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大量典型案例,既为党员干部划出了纪律红线,又给予党员正面引导,是基层党员所需要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行为指南。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颇有感触。
作为党员干部,心中要有戒尺。尺就是规矩,就是党的纪律。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广大党员干部明确了道德高线,划出了纪律底线。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更是党员干部成长路上的“安全带”。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严守纪律底线,自觉按原则规矩办事,让讲规矩守纪律成为一种新常态,内化成一种生活习惯和行动自觉。
作为党员干部,言行要循法度。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一个透明的金鱼缸,里面有一条金鱼,人家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要慎言慎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首先要正确把握做人的尺度。“做官是一时的,做人才是一辈子的。”做官先做人,要自觉守住做人的底线,老老实实做人。做人要把握好三个尺度。第一个就是家风尺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风不正,何以正他人?家风正则作风正,从而“不令而从”。党员干部的家风关系着党风政风,牵系着社风民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正齐身,也要规范好家人。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因为好的家风,也是领导干部律己修身的重要表现,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第二个是修身尺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平时要多培育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追求低级趣味;多一些书卷气,带头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少一些酒肉气。第三个是思想尺度。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官,能力都很强,之所以栽跟头,是德有问题。校长是一校之魂,教师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加强道德的修养。要祛除私心杂念,保持心态平衡,不无端攀比,不盲目崇拜,惟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第二要正确把握为官的尺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位要谋其政,既要勤政去不为,更要廉政不逾矩。正确为官要把握好三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是干净。干净是为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自律是行为准则,也是从政的底线。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抵御不正之风,不为利禄动心,不越底线、不碰红线。第二个尺度是干事。做每项工作都要认真,踏实,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不碌碌无为。第三个尺度是担当。担当就是担起该担的担子。担当是一种责任、能力和胸怀,是一种坚毅、秉持和恪守。简言之,“责任”与“坚毅”加在一起,可视为担当。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一定要有担当:说到的事就要做到,该做的事就当仁不让,揽下来的事就要扛住,做错的事就要承担后果。
三要正确把握交友的尺度。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是这个朋友必须是良师益友。十八大以来,有多少党员干部都是被所谓的“朋友”送上了不归路,《尺·度》中的严书记同样也面对过类似问题。老战友要提拔了?身为朋友要怎么做?是讲情面顾私情还是讲规矩守原则?严书记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能拿原则做人情”,而最后,严书记的这份坚持不仅没有破坏朋友之情,反而获得了朋友的理解。与之相对的,“小圈子”则要不得,真正的朋友圈,不是用来搞利益交换的,违规违纪的事更不能做,特别是党员干部在交朋友上一定要警惕,朋友之间也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
《尺·度》以一个个小故事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准则和条例,动漫版的严书记在面对种种涉纪情境和利益诱惑中,坚守底线,妥善应对,为广大党员同志自觉守纪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尺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了解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牢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武进芙蓉小学 喻建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