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劳动的成果 第一教时教案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戴丽琼

尊重劳动的成果   第一教时教案

 执教时间:2016.317             执教人:徐君

教学目标:

1、知道劳动者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2、了解各领域中杰出代表者的事例,挖掘身边可敬可亲的劳动者事迹。

3、能正确辨析行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劳动创造世界》

(课件内容:长城、嫦娥奔月、杭州湾大桥、鸟巢、世博中国馆、

美丽的城市建设、鲜花装点的天安门广场……)

2、看了大屏幕你有什么感受?

3、这些都是谁创造的?

4、是啊,这些人都是劳动者,是他们的劳动创造了美丽缤纷的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尊重劳动的成果》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尊重劳动者

1、认识劳动者:

在生活中你认识哪些行业劳动者?

2、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劳动者。

出示课件,展示一组劳动者画面,学生边看边说画面有哪些劳动者?

(画面劳动者:清洁工、炊事员、科学家、运动员、演员、播音员、营业员、建筑工人……)

3、尊重劳动者:

可是生活中有人这样认为:(出示讨论题)

 “有人认为,当科学家、工程师就光荣,当农民、炊事员、清洁工就低贱。你们是怎样看的?

(学生先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1)、学生先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非常激烈,各抒己见)

2)小组代表发言

4、同学们讨论很好,是啊,劳动者没有有贵贱之分,只有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分。

板书: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二)夸夸劳动者:

1、在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我国政府都要对劳动模范进行表彰。

出示视频《全国劳模表彰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实况)

2、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搜集了关于劳动者的资料,先小组交流。

2、汇报(一):各领域中杰出的劳动代表。

3、汇报(二):身边平凡的劳动者代表。

   (教师相机出示:校园内门卫,清洁工的形象。)

4、有谁知道国际劳动节是哪一天?

为了尊重劳动者,联合国组织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三)明辨是非:

1、讨论交流:完成课本19页上的辨析题:

2、补充:

1)张强说 :农民工不低贱,他们的劳动虽然很脏,很累,但他们的劳动,也是为人民服务。(对)

2)有的同学因为家长是干部、经理总愿在别人面前炫耀,有的同学家长是普通的工人、农民不愿提起。(错,劳动者没有高贵低贱之分)

3)黎明见到传达室的王爷爷总要主动打招呼,王凯却说:一个看大门的理他干吗?(黎明对的,王凯错的,传达室的王爷爷他也是在为人民服务,理应受到尊重)

三、总结延伸:

是啊,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希望同学们养成尊重劳动者的良好习惯。

课后搜集关于劳动的诗词和名言。

附:板书:

 

                  9尊重劳动的成果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可敬可亲

 

 

 

 

 

 

 

 

 

 

 

 

 

 

9尊重劳动的成果(第二教时)

                     执教时间: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 品读并背诵关于劳动的诗词和名言。

2、 懂得浪费行为可耻,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么?

2、 劳动者可分为哪两类?

二、新课教学:

1唐代诗人李绅曾写下《锄禾》一首:

课件出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说说从这首诗中尼读懂了什么?

讨论后教师总结:勤俭,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首诗告诫人们要注意珍惜劳动成果,爱惜一粒粮食。

3古往今来有许多有赞美劳动的名言谁来说一说?

出示欣赏赞美劳动的名人名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劳动创造世界。                                       ——马克思

 劳动是幸福之父。                                     ——富兰克林

4、有没有同学知道世界勤俭日是几月几日?
  为了尊重劳动者的成果,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

5、然而,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现象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说说你知道的浪费现象有哪些?
6、教师补充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资料,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7、你认为这些浪费现象说明了什么?
    师适时总结:不爱惜劳动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的劳动。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其原因,知道浪费可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自觉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德。
三、自我反思 
1、对照社会中的浪费现象,反思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有没有浪费行为,以后该怎么做。
适当引导:做力能及的家务劳动。
          忆苦思甜:多想想父辈们艰苦的生活,体会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与贫困家对地区孩子相比,珍惜身边的物品。

学会保管物品。

懂得节制。

损坏物品要有内疚感。

四、总结
    同学们,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只有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劳动成果的珍贵;只有意思到了劳动成果的珍贵,才能赞赏和热爱劳动。真正在思想上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从我做起。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附板书:                 9尊重劳动的成果

珍惜劳动的成果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