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污染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时间:2017.12.10 执教者:赵慧琴
明确目标:
1.大气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2.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
3.水体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水华
4.土壤的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
5.固体废异物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噪声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当前,由于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后,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生物有什么危害?请同学们观看一些有关的资料。(展示收集的有关大气污染的材料。材料中有工业废气、烟尘、汽车尾气以及沙尘等大气污染情况。资料中还有由于大气污染引起温室效应,气候反常形成的自然灾害。酸雨的危害等。)(学生议论资料中的内容。)
资料的情况表明:大气污染对人类和自然危害极大。首先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炭型污染。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碳,还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对人类和自然危害很大,烟尘中的颗粒被人吸入,严重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形成矽肺病,严重的发生肺癌。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摧残自然界的生物;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反常;氮氧化物,氯氟烃类化合物的污染可破坏臭氧层。在南极洲上空,臭氧层出现了很大的一个空洞,威胁到地球的陆生生物。
(展示收集的资料,资料内容主要包括水体的污染,如电镀厂废水的污染,染织厂,造纸厂废水的污染,生活废水的污染,我国主要河流的污染情况,赤潮,水华等资料。)(请同学对上述资料进行议论。)
水体污染对人类和自然危害也很大。生物体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的关系,沿着食物链的方向,随营养级次的增加,水体中的有害物也不断增加,越是营养级次高的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越多,危害越大。倘若N、P等元素大量进入水体中,会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当这些生物死亡之后,又会被水中的分解者大量使用,使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致死水体中的生物大量死亡。这个过程叫做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化“赤潮”。近年来我国的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域都发生过严重的“赤潮”现象。
(展示有关资料,资料内容包括土壤污染、固体废异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内容。)(请同学们对资料内容发表议论。)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某些工厂废水的排放,使一些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植物吸收了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植物体内。当这些植物被动物食用后,又可进入动物体内,影响动物的生长。
固体废弃物是指采矿遗弃的矿渣(废石),工业的废渣,废弃的塑料制品等等。废弃物从某个角度上看它是废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可能还是某一种原料,所以有人把固体废弃物叫做“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固体废弃物往往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如果长期不加以利用,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当前一些塑料制品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噪声的危害直接影响人类及动物体的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噪声会损伤听觉器官、干扰睡眠、诱发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三)总结
当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越来越明显。从那些触目惊心的资料我们应得到教育,应当采取措施,防治环境污染,还人类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