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案
武进区芙蓉小学 王芬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游子吟》
欣赏视频《游子吟》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并能通过吟诵与歌唱交融的学习,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
2、欣赏视频《游子吟》,能了解多种形式表现对诗歌遗产的敬仰。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感恩父母》宣传片
一、 情境创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油画和一组照片,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欣赏完之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出示组图,用《游子吟》的伴奏音乐2遍)生:------
师:不管是从这些画家创作的与母亲有关的油画中,还是从这些源自生活的照片里,我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二、 古诗诵读
师:一说到母爱,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哪首诗?
生:《游子吟》
师:我们一块来念一念。(师生一起朗诵古诗《游子吟》1遍)
师介绍古诗背景:这首《游子吟》是唐代大诗人孟郊的一首名作,孟郊的一生非常穷苦,虽有满腹才华,却无报效祖国的机会,直到50多岁的时候才得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职位,一个溧阳的县位。孟郊心里十分的苦闷,此时他的母亲到溧阳来看望他,所以在这首《游子吟》下孟郊其实还做了一个批注----迎母溧上作。当他心中正苦闷之时,母亲来到溧阳来看望他,激起他对母亲无限的爱,所以就作了这首《游子吟》。我们下面再来念念这首诗,读出孟郊对母亲的爱以及回忆起母亲对自己浓浓的情谊。(师生一起朗诵古诗《游子吟》1遍)
师:我从你们的朗诵中感受到了这份深情,下面老师也想来念一念这首古诗,我将伴着音乐来朗诵,你来听一听我读的跟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跟伴奏朗诵一遍)
生:最后一字的音拉长了
师:老师在最后一字把声音拉长了,加入了固定的节奏,你们想不想跟着音乐来读一读。(跟伴奏朗诵一遍)
三、 新授歌曲《游子吟》
①师:我发现有了节奏的改变再加上音乐的配合,这首诗从吟诵变得像在吟唱了。我们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奶奶就为这首《游子吟》配上了旋律,把它变成了一首特别美妙的歌曲。下面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歌曲中的节奏与刚才读的又有什么不同?看谁的耳朵最灵?(聆听范唱2遍) ●生:最后2句重复了
师:重复,这样重复要表达了一种怎么样的感情?
师:再听听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报得之间加入两人附点节奏
●生:临行密密缝的节奏拉宽了
师:请你们伴着优美的旋律,用歌词的节奏来读一读这首《游子吟》(根据情况,跟伴奏1-2遍)
②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古诗歌曲《游子吟》。拿出音乐手指,指着音符,按照音符的高低画一画旋律线,用“lu”轻轻跟着伴奏哼唱旋律。(师带着学生照着乐谱画旋律线,画出了连绵起伏的山,连贯优美的,跟伴奏2遍)
师:熟悉了旋律之后,我们回忆这首歌的歌词,《游子吟》中有2个人物,是谁呀?(孟郊和母亲)老师来分别扮演2个角色,我用一些动作表现母亲和孟郊游子,请你仔细观察我在音乐中做了哪些动作?但是我要请你们帮忙,继续用“lu”哼唱旋律。(师表演生哼唱)
③师:我做了什么动作?谁来说说看。
生:缝衣服,母亲在缝衣服,穿针拉线(练习动作)
师:母亲在穿针拉线的动作那一句不太一样?母亲缝衣特别细心,针脚特别密,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
师:母亲缝衣的后面是谁?游子感恩的动作,游子报答母亲深深的恩情,你有没有感觉到,动作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练习动作)
师: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游子和母亲,用“lu”哼唱。(跟伴奏1遍)
④师: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唱优美的旋律。(分句学唱1-2遍,可能的情况下完整演唱字母谱1遍)
⑤师:加上歌词,注意脸上的表情,跟琴完整演唱1遍。
分析分句演唱:▲第一句线细长的感觉,第二句旋律上扬,声音轻巧,第三句唱出母亲的细心,时值保持住,第四句下行旋律口腔保持住,第五句紧凑的节奏平稳些,第六句附点节奏处前强后弱,第七句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控制好自己的音色,第八句,到了旋律中最低的音,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爱。(跟琴完整演唱1遍。)
▲师:母亲在缝衣是特别的细心,针脚特别的密集,是哪一句?生:
师:母亲缝衣时想着儿子出门在外要给他准备最好的衣裳,所以她的针脚特别密集,在音乐中可以用歌声来表现,老师想来唱一唱,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你的耳朵能不能听出什么变化?
介绍波音记号,演唱时轻巧的一带而过。
▲师:观察3、4两行歌词完全相同,旋律一样吗?
生:第三行旋律低沉,第四句旋律上扬,心出现了一字对多音,唱出连绵的感情。(完整跟伴奏演唱,注意音乐记号,唱出歌曲的情感)
师:2个报的节奏都是附点节奏,心情是含在心中迸发出来的,师生接口唱练习。(跟伴奏演唱1遍)
师:再次完整演唱歌曲,把你的激情饱含在心中,一边演唱一边加上动作。
四、拓展欣赏《游子吟》
师:你们演唱时在我的脑海浮现出一幅非常美的画面、非常感人的画面。母亲坐在那为孩子缝衣,孩子在她的边上轻轻地靠在母亲的身上。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游子吟》的表演,《游子吟》是谷建芬创作新学堂歌中的一首,今天学唱的是其中第一部分,当你听到熟悉的旋律时轻轻地哼唱,当你听到第二部分静静的聆听,用动作表演母亲与游子,一块儿感受歌曲浓浓的深情。(师生欣赏《游子吟》视频)
五、总结
师:大家都已经陶醉在这么美妙的旋律中了,今天我们学唱了这首古韵悠悠的唐诗歌曲《游子吟》,认识了波音记号,也从歌曲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最真挚的爱,老师希望你在音乐课后回到家把这首歌唱歌你的妈妈听,报答妈妈对我们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