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中心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协调,有计划的组织安排下,课程中心按时、按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教学常规管理逐渐有序、严格。
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教学常规。严谨务实的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使学校的教学有序、有效。按一如既往的做法,教导处组织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常规检查,对教师的各项常规资料及学生的部分作业进行检查打分,并进行总结反馈。同时对于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课程中心几乎每周都安排人员进行随机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校长室。为加强听课,督促老师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程中心提前一周或在每周的周一及时安排并公布每周听课计划。这学期的听课活动比较有序,涉及的教师也很多,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起到了督促、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效果。
二、开展丰富的师生竞赛及活动。
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为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入活力,让师生通过历练找到差距,认准目标,享受成功,教导处协助校长室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及竞赛。学生的比赛活动一项接一项,如作文竞赛、语文阅读检测赛、一年级汉语拼音测试;英语字母过关测试、英语整班朗读比赛、英语阅读能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等;数学针对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举行了应用题解题能力比赛,口算比赛的。除此以外还有读书节、古诗文过关测试等大型活动。本学期组织的期中、期末调研后,要求教师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反思,并召开了年级组任课老师会议,交流教学得失,共同规划下阶段的教学工作方向、重点,使调研考试真正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这些活动有专项的比赛,也有综合性的活动,大部分是结合学科能力、核心素养能力的比赛,活动和竞赛既检测了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也使老师学生了解了教学和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今后教学中能弥补不足。教师的活动和竞赛主要是百年和美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教师们认真参加,活动取得很大的成功。活动促进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也给了教师展示才艺的舞台。
三、组织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究活动
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有效组织体,本学期,课程中心在期初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部署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商议工作重点及方向,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基本能够按照计划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除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教学外,在校长室和课程中心认真安排和组织下,学校本学期接受了区教研室的教学调研,获得了好评。本学期,备课组活动也逐步趋于常规化。
反思一学期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
1、对校长室布置的任务、要求,执行力不强,工作中有畏难情绪,疲于应付。
2、工作中缺少智慧,依然太过因循守旧,缺少创新。
3、活动和工作缺少统一规划,特别在抓教学质量一块,学习不够,思考不深入,举措不扎实。活动缺少梯度和成效。
4、听课活动结束后,交流讨论不够及时和深入。
下学期,教导处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继续加强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使课程得到真正的落实。安排人员巡视课堂教学的情况,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让课程不缺失,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2、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监管,做到常提醒,不定期检查。特别加强集体备课的活动,发挥团队的作用。
3、活动竞赛更有针对性,将协同各备课组,确定每个年级的训练重点和关键能力,竞赛活动就检测重点。做到每次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结束,必须集合所有成员进行分析,总结反思,提炼出今后的教学及训练策略。
4、在新一轮岗位聘任的前提下,在减负增效的大形势下,必须要让老师智慧地教,让学生智慧地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所以下学期,将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学习教学大纲,让教师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特别是课程中核心素养。
(2)加强备课组活动,督促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议课、改课,切实不让课堂随心所欲开洋船。增加随堂听课的次数,并且及时对所听之课进行交流,让老师对课的质量重视起来。
(3)加强常规检查,尽量杜绝教师的不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