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中心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健全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以课题为龙头,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坚持教研与科研结合,全面履行“研究、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责,提炼科研成果,提升科研品质,引领教师成长,使教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目标任务
1、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推动教科研发展。培养研究型教师、规范研究行为、丰富研究形式、创新研究方法、加强研究交流,形成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风格、新格局。
2、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丰富课题研究内涵。本学年,教师中心将与课程中心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教研活动,为不同层次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3、以备课组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教研整合。举行专题研讨、教师沙龙等系列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档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
4、以推广成果为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时传达相关信息,鼓励教师自觉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让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研管理
充实教师队伍,给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压担子,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负责抓——教师中心指导抓——课题组、教研组抓落实”的教研管理网络,让教师中心、课程中心、课题/教研组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身教科研工作,提高教研效益。本学期结合横山桥镇效能提升计划,从蜂鸟气质进行教师队伍培养计划与建设。
(二)丰富教科研活动内容,夯实校本研究
本学年将继续为教师提供广泛参与教科研的平台,引导教师开展交流、研讨等科研活动,重点组织好以下活动:
1、集体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知识水平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基础,要坚持个体性学习与集体性学习,专题性学习与系统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本学期教师中心将重点组织申报职称评审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培训,校级课题的申报和培训,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学习考核等。
2、加强和其它学校的联谊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我们将会同课程中心根据教师的梯队发展、教学现状,与天宁区学校、星辰实验学校做好交流学习的衔接工作,跟进并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带领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点带面,带动全校的校本研修。
(三)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教学研讨内容
学校除组织教师外出观课、听讲座外,还将继续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及时反映教科研动态,以利于掌握信息、借鉴运用先进的理念,服务教学。本学期教师中心将尝试引入蒲公英大学网上学习,推动教研方式的创新;鼓励教师将教学论文,精彩教学片断、课堂设计、教学随笔、最新教科研信息等挂于校园网、各课题网页上,增进交流与学习。
(四)规范课题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跟进2017年度立项的5个区级课题,做好校级课题的申报和培训工作。树立过程意识和成果意识,规范管理过程性材料,通过课题研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五)推广科研成果,打造科研强校品牌
1、做好论文撰写、发表的发动工作。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要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省教海探航、师陶杯、蓝天杯论文评选。
2、重视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为了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轨,本学期会同课程中心落实开展全校和美教师基本功竞赛,从三字一画、教学设计、微课等方面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评价反馈
1、由校长室作为第一责任人,教师中心作为职责部门,依托制度进行教师发展管理。
2、以区校本工作考核细则和校骨干教师评比细则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开校本培训暨教科研工作会议,明确主要工作
2、课题组长会议,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
3、校本培训
三月份:
1、组织参加教海探航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2、课题培训活动
3、职评理论培训
4、校本培训
四月份:
1、课题组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学习
3、校本培训。
五月份:
1、课题组活动
2、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
3、教师专题讲座
4、校本培训
六月份:
1、课题组工作总结、表彰
2、组织参加蓝天杯、师陶杯论文评选活动
3、校本培训工作暨教科研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