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引导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强,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现在一些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老师首先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厌烦学习到乐于学习。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当中,感受老师对于学习的热爱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受到老师的积极影响,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逐渐实现学习态度的转变。另外,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重视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而不是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表扬,在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的同时,也通过表扬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对于主动学习行为产生正强化。
(孟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