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
课前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教案进行参考,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备了课。为了增添教学的生动性,我制作了有趣的幻灯片。在这节课中,我采取了自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不同要求的读,读出层次,读出理解。在学生读后,理解仍不够到位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举其中一例: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得是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的嘱咐,这点学生很容易发现。但要他们通过对这一自然段的朗读,体会太阳公公嘱咐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为此,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个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嘱咐”的含义,让他们知道每天上学前或者出去游玩前,父母说的“上课要认真听讲、出去玩要注意安全”等话都是嘱咐。在此基础上,老师范读,让学生当一当太阳公公,读一读这些嘱咐,体会“老人家”的语重心长。第三自然段分两层写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嘱咐的态度和行为。第一层写“小降落伞”们的态度,指导学生抓住“大声答到”“放心吧”“一定”“!”,体会他们的意见一致、态度坚决。第二层写两颗小种子不同的看法和行为。指导学生抓住“黑黑的泥巴”“金光闪闪”“波光粼粼的湖面”“宝贝”“百万富翁”“得意”“欢乐”等词语,领会两颗小种子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和自以为是的心态。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蒲公英的种子,和他一起思想,一起说话,一起行动,从而实现语像同构,语情同构,语义同构,学生朗读兴致浓,学的也较深入。
我反思这节课,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单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面对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是怎么做的,我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直接出示课文原话,限制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我反思这节课,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单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面对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是怎么做的,我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直接出示课文原话,限制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刘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