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09-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莫金霞

 

小学数学历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节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识别图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本课的教学应该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学具剪剪拼拼,进行自主探索,并积极组织小组同学合作交流,从而推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我在备课时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并在课堂上予以实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一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在独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时遇到了障碍,许多学生拼不出平行四边形;二是小组合作交流时,许多学生不知该干什么,甚至没有一个领头人,只顾自己干自己的;三是应用面积公式计算时把除以2分步计算,而不是直接应用公式列综合式计算。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导致课没上完。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可能太过呆板,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没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教学行为有待改进。
一是当学生面临第一个障碍时,仍旧让其漫无目的的挨时间是不可取的,这时就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马上可改变教学策略,激励拼的好的同学演示示范,使大家悟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技巧,再让学生自主探索,拼一拼,看一看,填一填,这样自主探究才有效。二是小组合作交流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课前教师鼓励学生分好小组,并自愿定好小组成员分工,如小组长、记录员等,让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三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能。这样小组讨论才会深入有效,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调整后可能实实在在地给了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真正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陈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