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教师教学语言行为对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5-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燕芬

 

教师的教学行为可分为语言行为、直观行为和指导行为。
语言行为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包括:提问、要求、重复、过渡、讲述、强调、肯定评价、提示、叫答、指正、鼓励等行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间接和直接的影响,间接影响包括接受感情、表扬或鼓励、接受或利用学生的观点和提问;直接影响包括:讲解、给予指导、批评等。语言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的最多的教学行为,教学的组织要依靠语言,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要以语言形式进行,小学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古人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小学教育与成人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小学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活泼。小学生喜欢生动的、有趣的、活泼的语言,如果教师能加上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就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