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读了徐惠仁老师的《课堂管理:值得研究的教学要素》一文,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课堂管理我个人觉得可以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今天想谈谈本人对“课堂管理之学生篇”的一些简单看法。
我认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第一,教师从开学初就要制定课堂规则。
学期初合理制定规则,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这就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小时候的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做的好了,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能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期初制定好合理的规则,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为课堂效率提供纪律保证。期初我一般都会花上一两节课的时间跟孩子们谈谈我所制定的规则,明确告诉学生出现违规行为将会面临的惩罚。当然规则制定后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第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教师在教室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所以通过自身对学生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的一般做法是让学生参与管理,师生一起讨论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以及违规的处理办法;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发挥学生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管理发挥的空间增大,无形之中对学生们也是一种约束。
第三,对不同个体行为的学生实行个体化管理。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对不同个体行为的学生我一般采取个性化管理。例如:恶作剧型、自由散漫型的学生,上课喜欢做扰乱课堂纪律的事情,有意吸引教师或同学的注意的学生。经验告诉我,教师如果立即给予关注如提出批评或禁止指令,则会强化其行为,助长捣乱心态,我的常规做法是对此类学生忽落不计,打消其“积极性”。对于那些自由散漫型学生,自控力较弱,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如看课外书等。对这类学生的行为,我的常规做法是可通过让其频繁回答问题并奖励和赞赏其优点来培养并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与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