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读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一文,受益匪浅,感触颇多。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谈得上合作和探究。因此,探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就显得特别的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站在一线教学上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能更为有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
其次要养成学生们主动学习的习惯: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尤其重要的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以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要时刻不忘点拨,提醒同学们去观察,体会、挖掘、收集,勿让“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识”白白流走。
再次要探寻主动学习的方法: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例如数学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法上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等。同时还有它独到的学法。
最后要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物理学家LAUE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的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已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里“所剩下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科学素质中的学习能力。“人们在细节被淡忘之后仍然应该记忆的知识洞察力和技巧”。这种主动学习的求知能力才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人的发展性和主体性,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
(邹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