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优秀教学反思)《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1-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燕
 

教 学 反 思

                                               2011   11  9  

   

 陈芳

任教年级、科目

数学

文章题目

《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

原创

星期三,我们和兄弟学校开展了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研讨活动,我有幸承担了一节公开课《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上完这节课,整体感觉这节课还是成功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嘴巴去说话,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无论是准备练习、尝试练习还是第二次的尝试综合练习,都营造了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

 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催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用自己适合的方法思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解答;课堂上实现因材施教,培优辅困;突出问题与解答方法的开放性;强化对学生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服务者、参与者、积极的旁观者的角色,师生是“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有明显的体现。

老师在课后也做了简单点评予以了肯定,但这堂课与尝试教学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我认真拜读了老师的文章《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再对此节课深入反思,觉得有几个大环节可进行调节和改进。具体做法如下:

1.尝试题不用例2,而是用“练一练”中的第一题,提出尝试问题:你能独立解答这道题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请打开课本自学例2,相信你一定能够得到启发。

2.自学课本后,小组讨论例2的解题思路,要求每位同学都能说出任意一种思路。

3.以组为单位上台汇报例2的两种解题思路。

4.尝试练习出示的尝试题,尝试练习后学生讨论。

5.教师讲解,归纳出一般的解题思路。

6.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7.第二次尝试练习(即冲关练习)。

另外,今后课的设计应再具有更大的的弹性,采取更加开放的方式,在关注学生获得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由教师的过于主导,变为放开手来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创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