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减负增效案例)把握意外 平等对话 精彩生成
发布时间:2011-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燕
 

把握意外  平等对话  精彩生成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教学片段:

……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到底是在楼上还是在船上?

(学生突然冒出这个问题,我完全没有预料到,怎么办?避而不谈肯定不行,快速回忆备课资料,我仍旧找不到自信的答案。急中生智,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呢。)

师:同学们,这个很有价值,你们思考一下呢?

1:老师,我觉得诗人应该是在船上,“白雨如珠乱——入船”,只有在船上,他才能观察得这么仔细,才会有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

2:我也觉得诗人应该在船上,这是“醉书”,喝了点酒,在船上摇摇晃晃,才能写出这样的诗。

3:是啊,书上有一幅插图,小船上站着的肯定就是诗人。

4:不对,从最后一句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从望湖楼上往下一看,才看到雨后的西湖像天空一样开阔平静的。

……

(一石激起千层浪,“楼上”“船上”争论不休,我一边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意见,一边快速理清自己的思绪。)

师:同学们,让我们静下心来再仔细读读这首诗,想象这画面,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诗人,你会置身于何地呢?

(学生开始入情入境地思考,不一会,就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了。)

1:我觉得诗人一开始是在船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美景,正当他有些醉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诗人赶紧把小船划向岸边,等他赶到望湖楼上时,天已经放晴了,望湖楼下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就尽收眼底了。

(教室里居然响起了掌声,我也不禁微笑点头,为之喝彩。)

2:我还有补充,诗人从船上来到了楼上,天就放晴了,这更说明这雨来得急,去得快。

3: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借着浓浓的酒意,诗人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

(全班学生不约而同集体吟诵全诗。)

……

分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在这一课例中,我充分抓住学生的意外提问这一“滋养液”,营造了师生、生生交往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一堂平淡的或者说是枯燥的古诗教学课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动态过程,让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思想、情感的升华。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把握“意外”,奠定生成的基础。

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往往会让我们教师非常尴尬,甚至头痛。就如本课例,由于我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预设不很充分,以致当学生提出 “老师,你能告诉我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到底是在楼上还是在船上”这个跳出我备课设定思路的问题时,我当时很紧张,甚至有些措手不及,但是我内心意识到,这看似不和谐的意外之音,如果处理得当,说不定能走出一番别样的风景,收到意外的惊喜,很好地解决我们老师忽视的教学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于是,我及时地调整我预设的教案,把握有利时机,顺应偶发事件,把学生的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既能让我有思考的余地,同时也激发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为思维的拓展生成的精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平等对话,促进生成的精彩。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出“要发展个性”、“让每个孩子个性化地发展”。

在这一课例中,我把课堂真正地交给了学生。由于这一生成资源的有效运用,使每一个学生都更认真地研读诗句,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文字到插图,由表及里地分析,再现出了古诗所描绘的当时之情境,使模糊的问题越来越明朗清晰。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交流、探究发现,也使作为教师的我如临其境,同时感受到学科文化、学生热情的魅力。这一生成可谓精彩,所以,课堂上学生和我都自心里而微笑并喝彩,课堂绽放出了神奇的力量,语文也彰显出了其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我想,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地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一定能生成课堂的精彩,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