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浅析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1-06-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梁伊丽
浅析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武进区芙蓉小学  梁伊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因势利导,将这些课堂的小意外变成对我们课堂有利的生成资源。
关键词 : 教师   倾听 引导 延伸 生成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性因素,教师又该如何回应这些意外的“生成”呢?
一、学会倾听,促进生成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喜欢倾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我们常说: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而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享用对方的经验和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而忽视了倾听学生回答中一闪而过的亮点。由此我想,首先,我们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听其全部,不管是响亮的或是轻微的、理直气壮的或是胆怯的……其次,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学会加以辩析、准确判断出富有意义的信息,学会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的内容,读懂学生。当学生的回答特别精彩时,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及时捕捉、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教学案例一]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3 Hobbies时出现了这样一段情景:   
T: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  
S1:Yes ,I do .I like reading books .Because a book is a good friend .(在平时的每日一句中我教过这句话,我也没想到学生会用在这)  
T:Good girl!A good book is your good friend,It can tell you what is good and what is bad!So you like reading .Good answer!You’re the first star in today’s English lesson .Boys and girls,do you want to be a star like her?Come on,it’s your turn!  
(在听到这一回答后,教师给予了及时的具体的大力度的赞赏并向其他同学发起了挑战!)   
S2:I like growing  flowers ,because the flowers are very beautiful. 
S3: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 ,because I can learn a lot from it. 
S4:I like playing balls ,because I like Yao Ming .  
S5:I like drawing pictures ,because it’s  very interesting .
Ss:…  
本课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此,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紧紧抓住了某同学精彩的回答,围绕着这个话题,能动的预设,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Why ?”很自然的丰富了师生之间会话的语料,并恰时大力度的评选她为英语之星,让其他同学以她为榜样,并用煽动性的语言“it’s your turn”!向其他同学发起挑战,让学生的思维在激励中得以释放,把话语交际引向了另一个深度,从而为本节课呈现出了以上诸多精彩的“生成资源”。  
二、随意而发,因势利导
民主和谐的氛围,真诚耐心的倾听,必将换来学生的百花齐放,课堂因此会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些,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教师要能察言观色,敏锐机智地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节外生枝”既不能熟视无睹或简单否定,也不能毫无原则、随意生发,要善于根据实际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英语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会想尽办法设计很多游戏和活动。但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往往会在大家一起做游戏时趁机玩耍,并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教学案例二]
有一次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5A中第六单元 Doing housework这一课时,在巩固新授的动词时,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do some exercise ! Please do follow me !Walking ,walking ,I’m walking .
Ss: Walking .walking , we’re walking .(学生边跟着我做动作边说)
T: Jumping ,jumping ,I’m jumping .
Ss: Jumping ,jumping ,we’re jumping .
(这时候,教师发现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动作相当得夸张,有个别学生使劲地蹦。更有甚者,由于过度用力,凳子都翻在了地上,人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全班同学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这个同学身上,随即就是一阵哄堂大笑。面对这个局面,教师知道必须立刻做出决定,不然这混乱的局面将很难控制,更别提上课了。但如果对他进行训斥的话,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教师当机立断,转身对那位学生说:)
T:Mike.Follow me ! Standing ,standing ,I’m standing .
S1:Standing ,standing ,I’m standing .
那位学生趁机站了起来,开始跟着教师的指令来做动作。 因为大家都在注视着他,他也不敢太夸张地做动作了.大家也开始安静下来。教师随即继续让学生集体做动作,接下去进行的教学步骤都顺利完成了。
三、巧引善导,延伸课外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那些有价值的生成,教师要能敏锐地抓住并进一步“放大”,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将其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课堂教学中的出彩之处往往就是那些经教师“金手指”点拨的有价值的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被认为是不利于教学发展的事件,教师应巧妙地将其转化为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
[教学案例三]
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Ben’s birthday一课中,遇到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下面是当时的课堂教学片断:
T: Hello, Mary.
S: Hello, Miss Liang.
T: When’s your birthday?
S: It’s on the 3rd of December
T: When’s your father / mother’s birthday?
S: It’s on the ……(学生支支吾吾地说不清)
T: Do you know your father / mother’s birthday?
S: Sorry , I don’t know .(学生面带羞愧之色)
T: I’m sorry to hear that. I’m sure your parents know the dates of your birthday. I think you should ask your parents the dates of their birthday after school.
就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教师巧妙地利用浅显易懂的英语,将其转化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父母。并且教师还利用课堂这一小的细节,让学生做一份关于同学、家长生日的调查表,并以My father’s birthday is on …等形式写下来,将课堂上这一意外的生成,延伸到课外。
生活中有许多意外,教学中也有许多生成中"意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迅速判断,妥善处理;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不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搪塞过关 ,而应仔细倾听,通过机智的处理,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及时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并能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机智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将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的生成因素。要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充分地预设,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才能从容地面对生成,机智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成与预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