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常州武进芙蓉小学 莫玉娟
摘要: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成高效的阅读技能,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在现行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进行高效阅读教学的三个步骤。
关键词:阅读教学 高效性 读前活动 读中活动 读后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形成高效的阅读技能,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该达到二级的目标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小短文。那就是说,小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轻松、独立地阅读相当于该年级水平的读物。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对阅读教学如何高效开展,阅读教学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策略需要掌握?本文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进行作了一些论述。
二、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难处
1. 心理障碍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学生知识面窄,常因不了解背景知识而无法顺利阅读。词汇的扩充是阅读理解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预示着阅读能力的高低。大多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都有词汇缺乏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在阅读中“拦路虎”较多,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往往使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惧怕心理,对英语读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紧张,而越紧张就越难以读懂,形成失败定势。
2. 缺乏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必须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 (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小学生语感能力还未形成,理解力也差,不善于猜测词义,几乎每句话都要通过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3. 缺乏高效的阅读策略
小学生年纪小,阅读经验不足。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如:不会抓文章段落大意,不会找关键词,不懂得词义猜测,当面对文章里的一些新单词,就显得缺乏信心,变得害怕阅读。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高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那些在词语解码(包括词语认知和词语辨别)、阅读的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
4. 不良的阅读习惯
由于缺少系统的阅读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机械性地阅读,用手指点着单词。一个接一个地阅读,头部来回移动。由于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训练,很多学生对模糊语义的容忍度较小,见到生词就查字典,阅读效率较低。
三、开展小学英语阅读高效教学的三步骤
(一)读前活动
读前活动是阅读教学前的准备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对文字符号和情景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做必要的铺垫。小学英语阅读课前导入要有趣味性、针对性和新颖性;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要变“灌”为“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语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读前活动。
1、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所教语篇,利用相关的图片、实物等媒介辅助呈现必要的核心词汇,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相关的内容,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就会产生阅读文章的欲望。
2、观察预测
预测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策略之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或话题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或可能用到的词汇,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文本。如:在教授Jane’s day的时候,我先呈现了Jane的一张相关图片和判断对错题,让学生先观察Jane的体态神情和动作,然后读句子并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同时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否正确;之后我呈现了下边的一张时间安排表,让学生核对自己的预测正确与否。因为预测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学生就产生了阅读短文的欲望。
Jane’s timetable | |
9: |
6:00p.m. Visit grandpa in the hospital |
11: |
7:20p.m. Go to the birthday’s party |
2:15p.m. Take the dog to the vet |
10:00p.m. Write the diary |
4:10p.m. Art class |
|
3、猜测游戏
猜测游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简单的语境中从已学知识向新知识过度,是语言学习富有生活气息。如在阅读 “Holiday”的课外材料时,我制作了一个小短片,播放了有关农历新年的贺年曲,孩子们听见熟悉的旋律已兴奋起来,然后我让他们说说新年里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和最难忘的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在一片欢笑声中,我趁热打铁:想不想知道其他西方国家的节日?孩子们欢呼雀跃,异口同声“想!”。同学们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阅读文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4、头脑风暴
读前活动中的头脑风暴可以高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扫清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部分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阅读做好铺垫。如在教授A Trip in Hongmei Park的阅读时,我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先描述可以在红梅公园开展的活动,顺势引出关联词first, then, finally:
T: What can you do in
S1: I can go rowing.
S2: I can go fishing.
S3: I can fly the kite.
S4: I can play games with my friends.
T: OK. When you are in the park, first , you can go rowing . Then, you can play games with your friends. Finally, you can sit on the grass.
学生模仿练习
整个活动设计思路清晰,活动的层次感很强。并因为语言输入充分,又联系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在随后的模仿练习中不存在困难。
(二)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体现教师指导作用的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往往可采用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填写表格(fill in the table)、排序(ordering)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如在教授Penfriends的阅读时,我采取设问质疑,分段阅读,并把其中的语段分散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推测其正确的顺序。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又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体现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训练。
如在教授有关中西方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交友的不同态度的语篇时(六年级毕业模拟考卷中的一片阅读,词汇量、信息量都比较大),为了降低难度,又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我让学生对中西方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摸清其中的差别,并绘制成一张图表(如下),同时还渗透了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
|
|
Western countries( |
Money |
Get from mum or dad |
Get by themselves |
School |
To expensive school |
To normal school |
Make friends |
Know more about the child’s friend |
freedom |
在读中的任务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通过快速阅读了解大意,并在获取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对文章内容进行信息转换。同时,教师设计的活动要注意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尽可能拓展学生的参与面。
(三)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质量的检查评估,也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读后注重说和写的练习与活动,强调在小组合作中促进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复述大意,采访活动、对话练习、小组讨论及开展调查等各种形式的口头或笔头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度。
1、说的活动
a.与语篇话题相同的口头作文。比如,学了Ben’s Family后,我让学生以My Family为题进行口头描述,并且在描述时可以参考文中的描述方式。
b.根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提炼的主要信息框架进行课文复述。
2、读的活动
a.完成与语篇内容相关的阅读练习,如Read and Choose ,Read and Judge等。
b.阅读与所学语篇难度相当、主题接近的阅读材料。
3、写的活动
a.完成与语篇内容相关的书写练习,如Answer the questions等。
b.仿照阅读材料写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支撑。
要注意的是这些任务的设计因课而异,都要建构在学生熟练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活动前要有监控与指导,活动后要有反馈与评价。
四、结束语
要开展高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仅懂得如何进行阅读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一个人的阅读速度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如知识的多少,语言水平的高低,视域的大小,阅读的习惯,精神集中的程度等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个渐进的复杂过程。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改进阅读方法,克服在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方面存在的障碍,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就一定能把阅读理解率和阅读速度提高一倍,甚至达到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