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010.9—2011.1)
自《构建高效课堂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到现在,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实践,主动反思,不断交流。为使该课题工作进一步有效深化,特作阶段性小结如下:
1.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我们组织所有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制订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的实施方案,并要求所有成员在平时教学中围绕课题积极实践,以取得研究成果。我们把“ 高效”作为研究的重点。
2. 实行工作常规化,增强老师实施课题意识。
关注我们的常态课,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多角度地展现事件的发生与解决过程,把教师的实践行为和理论结合起来,使所有的教学行为蕴涵理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教师自身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他人提供典范。并能在生成后不断完善预设,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又超越教学目标。学生在实现认知目标的同时,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得到超越。
3. 在学习中实践,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领导的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课题,顺利开展课题的前提。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领导的指导下,带着课题理念积极地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大胆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反思、积累、实践再实践。
4、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指导。
数学课题组举行了“先学后导、先练后讲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沙龙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扭转过去备课抄教参,上课搜课件,教案为检查,备课上课“两张皮”,教师命制、布置大量习题,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和研究,实验年级教学正逐步走向常态化。本学期我校承办312数学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朱春漫老师执教了课题研究课《比的意义》,全体数学教师围绕课题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集体备课、磨课,这节这堂课进行了点评,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教研室马伟中老师对这节精彩的点评,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使我校数学教师受益匪浅。
语文课题组莫金霞老师和戴丽琼老师执教二年级的《青蛙看海》第二教时。上课的老师能深入专研教材,在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中展现个人风格,寓教于乐,体现低年级教学的特点。老教师能做好帮扶工作,与新教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为了迎接优质学校评估,英语子课题组各年级进行了集体备课,专家组听了陈婷老师上的3AUnit9 On and off,并给予了好评;各位成员在备课中思考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自己制作课件及教具,分别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综合组上了音乐《铃儿响丁当》,美术《远古动物》等,从转变理念、开发课程、学习方式、关注生活、有机整合、改革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如何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堂高效教学作了生动地解释,给人以启发,给人以示范。
本学期是我校改薄创优的重要时期,在领导的身先士卒引领下,在专家的多次指导下,我校顺利通过常州市优质学校的验收。朱文波老师被评为区“减负增效”优秀教师,陈丹君老师获得常州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全校10篇论文获省级二等奖,15篇论文获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多篇论文获区级奖。马桂玉老师的论文发表在《新课程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