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1.1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的生命线
发布时间:2011-01-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webmaster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数学_子课题组

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的生命线

姓    名

陈芳

任教年级、学科

五数

学习时间

2011.1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一)转变观念,走出课堂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郭思乐教授在他写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轻的高中数学教师在一个班上教学一个定理,在推导公式时,把证明步骤给忘掉了,只好抱歉地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第二节课在另一个班,同样是教这个内容,教师吸取了教训,把证明步骤准备得很细致,讲授也十分顺利。他向教导主任谈起了两节课的情况,并且评价自己第二节课上得好。主任却说:“那可不一定。咱们可以测试一下。”他请别的老师就这个内容出了几道检测题,对这两个班考察了一下,结果居然是第一个班的成绩好很多。

     大多数教师和这位年轻教师的观念一样,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嚼得烂烂的,然后经过透彻的分析,一股脑地全倒给学生,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非常容易,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很高。殊不知,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成了一只储藏知识的容器。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首先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使之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活动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我们以课堂为依托,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有学习的地方都会有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影响(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学习自主性也越强。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启迪他们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学、会学、乐学。

    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习者由内部或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由于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受目标的设置、自我效能、归因等因素影响,因此教师在呈现学习任务时,要提供具体的,能完成的目标,教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目标和任务,使学生进行尝试,以行为的结果(成功的)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并对其外部行为表现进行奖励。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信任和宣传的榜样作用都能大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者的自主性大大提高。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加上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机对话成为人们生活常态,甚至于社会上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严重的还出现了心理疾病,对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交往和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手段。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后的体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师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三)科学评价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所谓发展性评价强调的是对人的纵向比较,是自己的今天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必须承认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认知的起点是不同的。但是只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值得肯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尊严地学习、生活。

     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知识探究的场所,是师生智慧交融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高效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