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
2010.11.18 |
地点 |
会议室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全体18人 |
实到人数 |
18人 | ||
主持人 |
陈艳 |
活动 形式 |
理论学习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 2、提供学生质疑空间 3、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三、完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课程评价的实施,课程标准做出了很具体的阐述:“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 ||||||||
评 价 |
通过认真学习,老师们都撰写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
填表人 陈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