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语文课题组学期总结(2011.2—2011.6)
发布时间:2011-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见宇
 

《构建课堂有效对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题组学期总结(2011.22011.6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引领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研讨,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进展,顺利完成了学期课题研究计划。现小结如下:

 

(一)抓住研究要点 提高研究实效  

本学期,我们继续规范化、细致化的做好课题的研究管理,真正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效。通过抓好课题研究的“两条路线”。

1. 教研和科研的结合。将课题的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通过理论学习,“走出去,请进来”,课题研讨,校本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有效对话”教学模式的研究,践行减负增效。

2. 课题与课堂的融合。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取得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的突破和创新,教师自身的内涵发展和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学习转变观念,制度提供保障

1.加强理论学习。 坚持每个月的理论学习,坚持每位成员写好“学习+实践”卡,做好个人反思,开展沙龙活动,提出问题,群策群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效地引导教师加强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

2. 注重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教科室有关课题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按计划完成各项活动。

3.突出交流互助。 本学期开展了“骨干教师观摩课”“课题研究课”,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明确什么是高效,体验怎样才能高效,并发现课题活动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出新的建议。

 

(三)实行工作常规化,增老师实施课题意识。

关注我们的常态课,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多角度地展现事件的发生与解决过程,把教师的实践行为和理论结合起来,使所有的教学行为蕴涵理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教师自身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他人提供典范。并能在生成后不断完善预设,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又超越教学目标。学生在实现认知目标的同时,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得到超越。

 

 

(四)开展课堂观察,关注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课堂观察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以往的听课方式,加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学期研究重点是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在高玉莲老师和单银娥老师执教的课题研究课《望月》中,课题组成员认真观察,仔细记录,课后积极反思,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两位上课教师都能关注全体学生,积极应答,善用鼓励,有效追问,为学生的深入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也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另外,部分课题组成员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存在不足,重现象,轻深层次的研究,在撰写的研究性论文中,满足于事例的堆砌,忽视理性的分析。要加强专题性的探讨活动的开展力度。

“教”而不思则罔。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们将继续开展以关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研究,共同交流研讨促提高。

  

 

周见宇

2011-6-2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