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板块功能,单元整体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英语子课题组工作总结2011.2---2011.6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反思,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英语组继续对《优化板块功能,单元整体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子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利用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
1.全组教师能认真领会《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大纲的要求。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组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 我们借鉴了有关研究教学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逐步开始思考和探索新课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力求在课堂设计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
3.每一位教师的授课都向全组教师开放,教师可以任意随机听课。全体教师都参与评课并由一位教师主评。为了让成员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每个月都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目标。本学期中,由吴敏和缪小燕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5B,Uint 4《 An English friend》的第一、第二课时,两位教师设计的课精彩,并体现了语篇教学以及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示了课题组研究的初步成效。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师生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负担轻重等诸多方面。为此,我组教师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区英语教研活动以及南京“现代与经典”英语活动,不断充实自己。
同时我组教师能认真上好研究课。做到课前集体钻研教材、集体探讨教法、集体备课,课中认真听课、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平时能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教学中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各种英语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让这种英语的氛围感染他们,从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三.紧抓学科质量,提高全面素质。
我组教师始终把学科质量摆在首要位置,除了狠抓课堂教学外,加大对差生的辅导力度,做到定时、定量、定效、定对象,使补差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使差生多学一点,多掌握一点,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整体水平。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教学质量问题其实都出在平时的一点一滴教学行为中,目前的教材体现了新时代英语教学的特点,教材编排一般呈单元结构功能式、知识结构螺旋上升的特点,如果对待平时的教学能够做到扎实,勤反复,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等,那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想象的困难,为此,业务学习时我们强调每位老师要认真备课,情绪投入的进行每一次课堂教学,统一细化单元语言点掌握程度,并进行不定期检查教学质量。为此,课题组通过听随堂课把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口语能力差,书本语言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的现状,本学期的英语学习中又适当加入一些抽查学生语感的部分,目的是使教师平时加强课堂中学生的听说、并不断在教学中滚动复现旧知识。
四、 加强英语教学论文的撰写
为了提高我们英语教学的质量,我们全体课题组的成员能够很好地撰写论文,积极投稿。全体英语教师都能认真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在在2010年度“蓝天杯”论文评比中,我组莫玉娟老师的《深入挖掘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作用》、周燕芬老师的《浅谈如何营造开放的小学英语教学环境》、吴敏老师的《注重朗读,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分获二等奖, 周燕芬老师的《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反思》获三等奖;在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莫玉娟老师的《循序渐进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获二等奖,梁伊丽老师的《构建和谐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莫玉娟老师的《捕德育因素,催和谐发展》、缪小燕老师的《魅力语言 成就高效课堂》、吴敏老师的《巧用简笔画,激活英语课》分别获得三等奖;在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的评比中,梁伊丽老师的《浅析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获得了二等奖。另外还有两位老师的两篇论文获得了发表。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在今后研究中要弥补的不足: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要保留更多的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做科学的数据分析,以及应该及时整理成文。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