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1.12.13学习体会卡-缪小燕
发布时间:2012-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莫玉娟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_英语______子课题组

学习内容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几个“≠”

   

缪小燕

任教年级、学科

三英

学习时间

2011.12.13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目标,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学的中心应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学的过程从“以教定学”变成“以学定教”。目前,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起学生对语篇话题的兴趣,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巧用“Learning tips”渗透学习策略,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课堂教学结构毋容置疑,它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力量源泉。

然而,部分教师为了在自己的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堂迷失了方向,自主探究变成了放任自流,教师成为了袖手旁观者,学生成为了一只只迷失方向的小羔羊。

建构主义理论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师生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也重视教师的主导性,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意义构建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语篇学习策略,独立学习语篇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教师的精心地引导和细心地指导。因此,语篇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