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12月学习体会卡吴敏
发布时间:2011-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莫玉娟

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___英语____子课题组

学习内容

小学英语高年级语篇教学要抓住什么

姓    名

吴敏

任教年级、学科

五年级

英语

学习时间

2010.12

我在教学中慢慢发现还语篇教学于本色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做到先泛读,精读,再细读,再理解与运用,即按总——分——总的线索来处理语篇教学,因此我在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 的教学中时这样做的:首先,合理处理本课中的新知识,我们要做到还课文教学于本色,必须做到合理处理将要出现的新知识,如新的单词或句型,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又不能太侧重,否则容易本末倒置,将一节语篇课上成单词或句型课。但是不预先处理也不行,否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因此在本课上我采用让学生做magic numbers的游戏,将新单词与句型的教学置放于游戏中,如学生打开一数字,呈现一个任务即“朗读新单词free如果学生经过了很好的预习,他可以正确朗读本单词,那么我们可以就势让这名同学领读这个新单词,如若不能,我就在此时教授一个新句子“Can you come and help me ?”,这样可以一举两的,因此在本环节学生反映积极,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同时也用时较少,不对课文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感觉。但是在本环节中,我还是出现了一点小失误,就是忘了将所要的糖果准备好,导致游戏中未能及时奖励获胜的学生,没有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其次对板书的合理运用

    一堂课的板书的利用的好坏,有时会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语篇教学来说尤其如此,当我们能将线索类的人物,单词或句子在黑板上合理呈现时,语篇的框架也就一目了然,这对于学生回忆,理解或复述课文都将起到莫大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我本课中所没有做到的,所以深以为憾。

    再次,对课文的合理处理

    所谓语篇教学,课文便是我们一课的关键,我们必须合理处理好课文教学。课文教学应当符合这样一条规律即总——分——总,它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比如我们看人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首先在心中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细看这人到底长怎样,最后结合细节给出总体评价。对一语篇也是这样,我们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在本课中,我利用三个问题如 What is Su Hai doing? What is SuYang doing? What is Nancy doing?来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其实我们还有更多的方式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如利用课文插图讨论本课的背景,Where are Suhai and Nancy? What is Su Hai doing? What is Nancy doing? Who is calling?利用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处理了解本课的背景。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听的内容速记,不管写下多少,有时一个单词,有时一个句子,总之让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这对培养学生的听力是有好处的,而且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注意对课文的精读和细读的处理,我们可以采取分段听的方式,如将第一段的背景介绍拿出来仔细阅读,我们也可以通过几个问题 What day is it today? Where are Suhai and SuYang?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is ringing?”让学生对第一段内容细细品读,并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但是在这节课中,我是采用学生预习课文,然后用这些问题来检查学生预习的结果的方式来精读第一段的。接下来我们继续将对话细读,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并要求学生根据对话来说明如何打电话和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助。在这样的一步步的细读中,学生逐渐实现对课文的掌握,这时可以推出最后一步即最后的总结,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的很好的办法。在本课上,我是用根据课文填空的方式实现本课的总的,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即学生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并能独立完成填空练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