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小学
“学习+实践”体会卡
___英语__子课题组
学习内容 |
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研究和思考 | ||||
姓 名 |
陈婷 |
任教年级、学科 |
三 英 |
学习时间 |
2010-9 |
我 的 学 习 实 践 体 会 |
《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研究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尝试直接从A板块切入,整体听读语篇内容,感知全文,语篇所呈现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形式、语言结构的教学模式。我们确立了整体性教学理念引领下的第一课时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目标就是中心,中心的确立突显“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三个基本点是:适当铺垫,调控语言输入的难度;问题设计,组织语言输入的层度;适当运用,检验语言输入的效度。 在教学摸索实践中,我们之前认为只要直接从由A板块切入教学的课就当作整体教学模式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只要在第一课时就做到对A板块的呈现,初步感知就归结为语篇整体性教学了。后来在研究中我们逐步发现,所谓整体性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是不是在第一课时呈现了功能板块,而在于教学时结构和功能的先后顺序,如果仍旧是在教师引导下先学习词汇、句型,突破了功能板块中的生词、新词后再来听说读对话,那还是结构性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整体进入语篇板块(即A板块),通过听、读、问、说、写等方式,在情境中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子的教学模式叫做整体性教学。 语篇作为信息处理应执行“由粗至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一、确立中心,突显“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A版块的功能目标,即正确理解、初步掌握语篇内容,较流畅地朗读语篇、初步表演对话或尝试运用交流。A版块给我们呈现的是主要话题、情境,展示的是语言的功能,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强调可理解性的、一定量的输入。通过听和读来输入,读是为了获取信息,需要理解,需要有一个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的过程。同样听的过程也可以分为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post-listening。围绕这个中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铺设、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计,进行对语言知识的精讲精读。 二、适当铺垫,调控语言输入的难度。 三、问题设计,组织语言输入的层度。 提问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解疑、获取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课堂提问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适当运用,检验语言输入的效度。* Ellis等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学习语言包括三项内容,即“背诵”(learning by heart)“习惯养成”(forming habits)和“运用规则”(acquiring rules)。在这个基本点,我们讨论“运用规则”的问题。语篇整体性教学的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正确理解、掌握语篇内容,并能较流畅地朗读语篇、初步表演对话或尝试运用交流。我们经常在教学中采取“朗读对话、表演对话” 等方式来让学生尝试运用,倘若要求学生将对话改成短文,改变人称,复述课文内容,体验语言、实践语言、咀嚼语言和欣赏语言,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