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2下英语子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发布时间:2012-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webmaster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2.9.18
地点
英办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8人
实到人数
8人
主持人
莫玉娟
活动
形式
理论学习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三个问题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提高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关键,是激发和维持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呢?一是阅读教学的内容要适合有趣味,二是选择阅读材料既要投其所好,又要循循善诱,三是给学生他爱读的,让学生喜欢他该读的。
适当的阅读材料只是阅读教学最终成功的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明确学生阅读这些材料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清楚阅读过程结束后,希望在学生脑子里面留下哪些东西。
希望通过英语语篇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多元文化,享受阅读过程,养成阅读习惯,开启人生智慧并发展独立人格。
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方两个方面,实际上是阅读的结果,教学的功能主要是启发和引导,这方面目标的开放性决定了不好预先设定特别明确具体的细目。
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都非常有限,决定了“怎么读”的问题只能落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读”上来。这个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微观分析可以具体到一节课、一个活动设计、一个具体环节等,宏观分析主要是方向和原则。
小学阅读教学的几个原则,包括始终保护学生的兴趣,信息和语言并重,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维互动,通过阅读渗透策略培养,阅读任务分层要求,立足教学实际设计教学,以及循序渐进等。以这些宏观原则作背景有助于老师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大方向,防止阅读教学走偏。至于微观的操作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准备在下一次接着讨论。
 
 
通过认真学习,老师们都撰写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填表人       莫玉娟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2.10.19
地点
教室-英办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8人
实到人数
8人
主持人
梁伊丽
活动
形式
课题研究课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课题研究课-评课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一听课
冯琦4A Unit4 I like
莫玉娟5A Unit4 Halloween
 
二评课
围绕课题研究的主题,各位教师对冯琦,莫玉娟老师的课进行讨论评价。
 
 
两位老师的课凸显课题研究的主题,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填表人      莫玉娟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2.11.13
地点
英办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8人
实到人数
8人
主持人
梁伊丽
活动
形式
理论学习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几个“≠”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语篇教学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几年来,广大一线教师通过阅读理论书籍、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对语篇教学中倡导整体语言教学理念、遵循先整体到局部再整体的路径、采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了共识,语篇教学低效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笔者在最近观摩的一些课例中又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一味地迎合专家的理念,导致语篇教学矫枉过正;有些教师盲目地仿效名师的课堂,导致语篇教学形似神非。
一、强调整体≠忽视局部
二、体现主体≠放弃主导
三、复述语篇≠复制语篇
四、阅读语篇≠朗读语篇
因此,在语篇教学中一味强调朗读而忽视默读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教师只有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朗读和默读,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认真学习,老师们都撰写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填表人     莫玉娟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2.12.11
地点
英办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英语教师8人
实到人数
8人
主持人
莫玉娟
活动
形式
理论学习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有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闹出笑话。如:在汉语中“Have you had your meal?”(你吃了吗?)是最常用的打招呼用语,而在英语中这句话则表达的是想请人吃饭的意思。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无法脱离文化层面,单词、短语、成语、句子、语篇等各个层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进行日常交际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之一。教师应在把握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学生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循序渐进地渗透文化意识。
通过问候语渗透文化意识
通过称谓渗透文化意识
充分挖掘教材中词汇的文化内涵
利用对话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开展主题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开拓第二课堂,拓宽文化视角
总之,语言作为思维与交流的工具,它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反映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文化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逐步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认真学习,老师们都撰写了深刻的学习体会。
 
 
填表人       莫玉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