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和美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体工作:
1.组织全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老师继续认真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熟悉课程信息,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课程实施规律,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
2.不断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理论,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不定期举办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3.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同时,要求有关教师在充分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和同伴交流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4.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三、四月份节日、纪念日比较集中的特点,本学期我校充分挖掘这些十分有意义的节日地方资源,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环境保护以及有关安全、卫生、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三年级开展了“三八节的祝福”、四年级开展了“清明节的诗情”、五年级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六年级开展了“春天的节气”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每个活动设计了详实的活动计划以及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实践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道德教育,从而内化为健康向上的品德,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习惯。
5.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本土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逐步形成各年级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库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
6.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制定计划、教师管理、课时管理、检查调研等过程管理方面的资料;教师制定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活动,每学期每教师听课一节。
7.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继续课题研究工作,在具体的课题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研究,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积累经验。
三、主要活动:
月 份 | 内 容 |
二月 | 制定本学期三级课程计划。 |
三月 |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材料 组织综合实践课题组成员沙龙 各年级开展第一次从本土资源出发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送给妈妈的祝福 四年级:清明的诗情 五年级:学习雷锋好榜样 六年级:春天的节气 |
四月 | 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秀案例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 教研组公开教研活动 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站,及时丰富网站资源。 |
五月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摩和专题研讨。 三-六年级 童心端午 |
六月 | 全面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征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和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