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落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体会其色彩美、形体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用相关文本资料,凸现“人与自然”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三亚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三亚,欣赏一下那里的迷人风光。(图片)
3、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充满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观日落,的确“真有诗意”。(板书)下面,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那夕阳滑落时美妙绝伦的景象。
二、教学3、4自然段
(一)指明朗读3、4自然段,完成填空。(落日一会像----一会像-----一会像----)
(二)讨论交流
1、“像孩童”
(1)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喜欢这落日吗?你觉得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童?根据字词想象下它的相貌、个性、动作。
(2)交流(不知疲倦、顽皮、充满活力、善良纯真,仿佛就是你们)
(3)指导朗读: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仍然像中午那样富有生命力,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烧红了天空,烧红了大海,海天一色,金红一片,这场面多么壮观,多么热烈,让我们一起把这种热烈气氛读出来。
2、“像灯笼”
(1)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此时的夕阳渐渐收敛了光芒,变成了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你觉得这盏灯笼美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3)“夕阳也渐渐----”(比喻,色彩美。悬,突出夕阳无所依托,悠闲地停于半空中的姿态美。)
“兴许----”(挨:靠。平时你喜欢挨着谁?温暖、幸福、亲密。现在你还觉得这轮落日遥不可及吗?这落日不仅挨近了大海,挨近了作者,也挨近了我们。读出这种感觉)
“它似乎----”(“再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太阳虽然慢慢下沉,但仍然像孩子一样,把广阔无垠的大海当成一张巨大的床,在上面又蹦又跳,玩得真开心啊!让我们把这种活泼、顽皮的样子读出来。)
“大海失去---”(在大海的映照下,海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此时的大海就像一个喝醉酒的大人,看着落日这个顽皮的孩子,这景色多美啊。引读)(生怕:惊叹、留恋、赞美,反衬落日的美妙绝伦。)
3、“跳水员”
(1)课件,这时候,作者又把太阳比作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跳水员?
(2)指名读,交流
(动作敏捷、姿态优美、技术高超、顽皮可爱、训练有素)
(3)指导朗读
此时的太阳就像一位出色的跳水员,入水悄然无声,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那份平静的美?
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写活了夕阳,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4、读3、4自然段
长时间地看着这一轮落日,让我们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谊,李白在《送友人》这首诗中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知道什么是故人吗?李白把什么比作故人?在这篇文章中,在作者眼里,这轮落日就像一个---一只---一个---这三幅优美的画面构成了落日的全过程,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落日的美景,饱含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齐读,再次感受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三、教学最后自然段
1、(音乐)这三亚的落日吸引了多少双眼睛,看椰树不再摇曳,听大海也在轻轻叹息,而你却悄然无声,把思念藏进黄昏。
2、谁能用一句话赞美下这落日:三亚落日,------!
3、此情此景,万语千言,作者唯有一声感叹:哦,这就是---------(出示)(女生读,男生读,一起读)
4、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四、拓展
1、出示《海上日出》片段,用一句话点评日出景色。
2、是谁,赋予我们如此美丽的景色?(大自然)音乐《感谢你》响起。
3、那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在《感谢你》的音乐声中交流。
四、总结,布置作业
1、大自然那么神奇那么慷慨,赋予我们如此美妙的景象。让我们怀着一种敬畏挚爱的心灵匍匐于“大地”之上,小心呵护着这神圣的美丽吧。
2、请同学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同时倡议我们所有的地球人,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