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人:单银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了解长江,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课题)
师: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
师:同学们对长江了解的还真不少。我们一起看看图中长江的位置和流经的地方。
2、出示:幻灯片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流经的地方。
(二)新授:
过渡:《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歌词豪放,歌声雄浑,让我们似乎感受到了长江的气势。作者说。
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4、师: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
(A)交流第一小节。
1、师:问的非常好。我们先一起看第一小节。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师: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相应出示幻灯片(图文)。
师:什么是“风采”什么是“气概”
生:“风采”,指美好的仪表举止。
师:“气概”指什么?
生:“气概”就是就是长江的气势。
师:你们认为还有什么是长江的气概?
谁来读一下。
师:请你读一下。(评一评)
齐读
2、过渡:同学们读出了长江的源远流长,读出了长江的风采,长江的气概。那课文第一小节从什么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相应出示幻灯片)
师:这儿把长江比作母亲。说说你的理解。
师:是的,我们同学都是吃了母亲的乳汁长大的。作者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师:“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说的真好,我们再来看看图,长江真的像长长的手臂,把高山和大海拉好,紧紧联结在一起。期间出示图。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要读的深情一些。
齐读。
(B)交流第二小节。
师:课文第二小节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具有母亲的情怀?自己读读,同桌讨论一下。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交流:
1、课文第二小节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师:为什么,请你说说你的理解?
师:说的真好,同意吗?(出示幻灯)理解“荡涤”“尘埃”。
因此,我们朗读时要读出怎样的情感。对,要读出长江的气势和活力。谁来读?
个别读,齐读。
2、课文第二小节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幻灯)
说的真好,让我们包含深情地读出母亲的情怀。预备齐。
3、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古老悠久,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赞美、依恋之情。让我们跟着歌曲一起学唱《长江之歌》
齐唱全文。
(三)、适度拓展环境教育
1、同学们,长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抚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称为“母亲河”,受到永远的称赞。可是如今我们的母亲河“乳汁”不再甘甜,胸怀不再宽广,她甚至比黄河还黄。(教师出示资料)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的母亲河如今面目全非呢?(学生讨论)
2、同学们说的都对,人类的污染,无节制的浪费是母亲河不再美丽的凶手。那我们有哪些办法可以挽救母亲河的危机呢?
3、今天,我们就共同发起一份“救救母亲河”的倡议书。(师出示范本)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够自觉维护环境,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还母亲河一份美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