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标准 更多>>
 
 
  新书导航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图书馆>>美文选粹
读《为孩子立界线》
发布日期:2011-04-12   点击次数: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作为一个教师,同时也作为一个家长常常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小到每个早晨叫孩子起床,然后一连串地催促声:穿衣、洗涮、吃饭、整理、赶着上学......往往家长似要冲锋陷阵般地忙碌着催促着,而那孩子磨磨蹭蹭的过程中说不定还会抱怨父母弄得他很紧张.,或是每日放学回家,再三催促做好家作后再玩,然孩子似乎没有听到依旧边玩边做,甚至临睡前才做。是哪儿出了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准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已经成了家长的责任 ,似乎责任倒不在孩子身上了。

《为孩子立界线》让父母有勇气何时该说不可以,有智慧教孩子明白什麽是可以。跟孩子立界线,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建构孩子合乎道德的生活,自觉地留心行为的后果,负责任的在爱中成长。

 教育似乎是两难的。比如说我们一方面认为孩子应该快乐,不要压制他的要求,但看到了这样作的负面后果:因为孩子身上绝对有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约束少了肯定不行;另一方面是受自己接受的教育方式的影响,过分压制孩子的要求,这也有负面后果,好像会让人变傻。《为孩子立界线》会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管孩子 ——爱他,必须为他立界线,让他知因果律、知主动律等等,对他一生的成长极其有利,不管教孩子是害他。当然,与此同时,必须用合适的方式为他立合适的界线。立界线的过程更像是一位教练在训练而不是像我们传统上的父母管教。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会对自己也有更多的认识。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未立好界线的影子,比如潜意识中的逃避难题、比如很多事情需要在最后一刻才去作、比如害怕与人沟通特别不容易坚持自己的看法、比如非常不主动,在一定程度上,陪伴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盼望自己能更好地改变,也盼望能让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立界线时往往伴随着管教、惩罚,故在此之前,先与孩子建立信任、亲密关系非常重要。在此方面,《六A的力量》讲得特别好,就是让孩子知道你“无条件接纳他”,你对他的爱并非建立在他的表现上,而是因为是他的父母而爱他,即使他表现不好、作错事,你仍会爱他。

在爱的基础之上的管教,不仅更容易进行,更有效果,而且也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让孩子仅是因为害怕惩罚而作各种要求,无法将相关要求内化。

我想管孩子,比较失败的是孩子作什么事情是作给你看的,如果你不在,他就会以另外面目出现。曾听说过,本来是乖乖仔的孩子离开父母出国读书后的放肆举动让父母大吃一惊,除环境以外,我想规则没有内化、人前人后不一样是重要因素之一。

管教过程中可能涉及“后果”,即取消某项权利,比如不能看电视、比如不能出外旅游、比如暂时不能玩具甚至没收玩具,这时要引导他知道,是因为他违反规则,所以承受后果,并非是父母的怒气,要有同理心,即“我同情你、理解你的感受,但规则就是规则”。在此过程中,不发脾气,让他知道是规则在发挥作用。态度上应该温柔而坚定。

总之,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frxx.cn;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6207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