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标准 更多>>
 
 
  新书导航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图书馆>>美文选粹
有爱,就会有奇迹
发布日期:2011-04-12   点击次数: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这个暑假我们全体老师同游世博园,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一个奇迹;同样是在这个假期,我还感受到了来自教育界的一个奇迹,那就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份饕餮大餐,是对读者心灵的一次洗涤,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得不为之动容。

教室,是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教师,是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雷夫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将这间漏水的教室打造成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也感动了整个世界。

雷夫老师被冠以“全美最佳教师”的称号,而这个称号的获得所付出的汗水是我们无法预见的。因为,他——雷夫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亦如他在自序中的一段真实的慨叹:“我痛苦地认识到自己不是个超人。数以万计的老师都在努力另辟蹊径,我亦如此。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的。”雷夫老师究竟是怎样从痛苦中蜕变的呢?他是如何在这25 年的时间内将第56号教室变成一间充满奇迹的教室的呢?又是如何在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坚守的呢?追根溯源就是一个“爱”字。有爱,就会有奇迹。这份爱不只是言语的承诺,更多是承诺之后的实践。第56号教室的奇迹正是雷夫老师用爱创造的奇迹。雷夫老师用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这里没有“害怕”,大家在雷夫老师的带领下变成了一个个爱学习的天使。个人认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是雷夫老师爱的印证。而将这份爱承载起来的就是著名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同时,这一理论也是雷夫老师教育的精华之处,对师生乃至家长也是最实用的。这六阶段分别是:我不想惹麻烦—— 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一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让我对这六个阶段有了些许感悟。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在本书的第一章,有这样一句话在我脑中久久回荡:这年头,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相信每一位教者的初衷都不是让学生害怕,然而事情的结果往往却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自己一年的从教生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在大课间之前,请每小组的组长将语文作业收上来。”“下次再不写作业,就要请你爸妈来学校了。”这一句句近乎“恐吓”的话语,怎能让学生不害怕?正因为自己如此不当的言语,使学生依然处于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每一个学生都循规蹈矩,害怕做错事,见到老师犹如老鼠见到了猫,这是教育的悲哀。而纠正这一点就是以信任取代恐惧,用积极的态度和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也尽力去扭转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收效甚微,但是我相信,爱能融化一切坚冰。只要我持之以恒,用信任取代恐惧,一定会让学生突破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时下有这样一种说法:奖赏是教育的恩物。以奖赏的方式去教人,使人有动力学好每一样东西。相比于惩罚教育,我觉得这未尝不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可是这样的“奖赏症候群”不免掺杂了功利的意味。我们班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小红星评比。每到月末,评比栏前就人头攒动,大家对于红星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成绩,这难免让我有些许失落。正如雷夫老师所言: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并未因为对老师的喜爱而抹杀对真理的追求,相反,他对真理的追求更加执着。这便是对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最好的诠释。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祖训,可是在雷夫老师这,对这一点并不推崇。他认为规矩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在这方面,中美两国或许存在一些差异,毕竟两国的历史背景不同。尽管教育无国界,但是只要大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允许小范围内的差异。由此可见,目前我们很多人都停留在第四阶段,甚至包括我们老师在内,因为与学生一起制定属于本班的班规在中国的各个校园司空见惯。如雷夫老师所言,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是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这一点连我们成年人都很难做到,因而,对学生而言要求就更高了。体贴别人,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们班有个别学生很调皮,而我也相信每个班级都会有少数类似的学生。每每其他学生正在认真写作业时,这些调皮的学生都会出来搅局,破坏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师开会时,班级里面立刻会像炸开了锅,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阅读了雷夫老师的案例,不禁心生羡慕,何时我的班级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何时也能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可是,正如书中所说:仁慈是有感染力的。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必能达到这第五阶段,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而雷夫老师感叹: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一旦我们做出某种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故而这一阶段关键在于学生,需要他们自己用心感悟,相信一定会不断涌现布兰达这样的学生。

56号教室的班训:用最深厚的爱创造最大的奇迹。25年的摸索,25年的磨练,25年的坚守,雷夫老师用行动告诉每一个人:教育无捷径。他也用行动创造了一个属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坚信:有爱,就会有奇迹。

附件

    Copyright (C) www.wjfrxx.cn;All Rights Reserved
    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62072号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