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听课评议
发布时间:2012-06-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丹君
 听课评议
                                  陈丹君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编写体系是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圈(场域)来建构的:家庭 学校 社区(家乡) 祖国 世界。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教师遵循以上的认知规律,先从学生所在的家乡为基点,再以小调查的形式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由此把对家乡的认同逐层引向对祖国的归属。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体验和认知。课堂教学中,教师着力与学生开展“对话”,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挖掘,让其生成教材。这儿交流的话题看似简单的“你去过哪里?”但深层次看,教师是想努力调动儿童在自身活动范围中获得的出远门经验,并对此深化体验与反思,进而体现祖国的城市山川之多,从而感受祖国的大。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很难从多少千米的数字中认知和体验祖国的“远”“大”。于是,教师在读懂了教参文本上所提示的教学目标后,巧妙地设计了小KIT猫一家出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准生活”中摹拟体验。说它“巧”,一是从内容上选取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内容;二是提升主体参与度,通过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切身地体会时间的漫长,这样就符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
由此可见,教师要合理的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构思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地体现出来,这样,教材才能用活。
《品德与社会》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在这里,我们延续了前面小KIT猫一家出游的生活情境,紧紧围绕我国不同地方气候温差大的中心,展开角色扮演式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生生对话中各自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获得了相关的信息和体验,教材得到了整合,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深化。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