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孕育在生活中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说,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之一是政治思想教育取代道德教育,混淆了其间的界限。孩子从小被教育学习董存瑞、黄继光,这是“英雄式教育”,是“非常人教育”。由于孩子不可能遇到需要顶炸药包的情况,教育的影响慢慢淡化,落空。如果进行常人教育,如对人要诚实,要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将道德教育“朴实化”,这样的做法更有现实基础。
这使我联想到了我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这一门学科,在课堂上学生讲得头头是道,知道要去帮助别人,可一到真实的生活中,他们就茫然了,冷漠了。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教《伸出我的手》,对于书上留白部分的内容学生纷纷表示我要怎样去做,可巧下节课时一位学生生病呕吐了,所有的学生置之不理。这是我的失败,我没有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没有真正让学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让他们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使他们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观。
今后我要有意识地布置实践作业,可以根据文本的教学目标,可以联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并要设计相应的评价表格,学生对于不是主课的作业往往会敷衍了事,利用评价可以激发他们潜藏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形成道德的升华。
相信只要我做个有心人,耐心人,学生的一些道德观念是会形成的,社会这个大染缸不会把他们侵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