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怎样开发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资源
发布时间:2012-06-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未知
怎样开发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农村学校对学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资源开发不足,教学中方式单一,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简单尝试:
一、贴近生活。创设活动氛围
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认识全来源于生活。”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修养。如我在教学《爷爷奶奶,你们好》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主要是学生在家的一些表现以及对爷爷、奶奶的了解,并要求学生开展“我为爷爷奶奶献爱心”的活动,并真实地记录活动的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通过课前参与实践活动,学生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因而从内心萌发出要为父母分忧的想法。这比天天唠叨要孝敬父母、学会生活自理要有效得多。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的体验活动中萌发出爱的情感,是诸多说教无法比较的。
二、情景生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在学习中见其形、闻其声,有动有静,有具体有抽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发挥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恰到好处的选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活动。
如在教学《谁的朋友多》一课时,我就运用了猜一猜、摸一摸、唱一唱、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展现教育主题,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儿童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体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使儿童在多项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悟,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三、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们的社区》这一课时,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我们知道整洁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们感到愉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引导学生说一说社区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社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害处?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当学生谈论到社区不文明行为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厌恶、气愤的表情,这些感受都是出自学生内心的,教师只要把握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准学生的情感源,就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生活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共鸣。
四、走进社会,丰富生活实践
社会就是大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
如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野去认识了一些植物,了解它们的种类、外形(根、茎、叶)、生长方式、分布、作用等,使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到植物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植物对我们人类的帮助,人类为了保护环境,健康生活,每年都要植树造林,我和学生们也种下了一棵小树,保护大自然,人人有责。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这节课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非常爱上,乐于参与。
五、多维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教师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满足争上进。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师生互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教互学,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对话过程。
在教学《你真行》时,在屏幕上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一学生回答:“我们要向乌龟学习不怕苦、不怕累敢争第一的精神。”另一学生回答:“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向兔子一样骄傲,还要保持优点。”然后我让学生共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说明理由,教师适时评价:你们说得对。所以,同学们既要保持自己的优点又要发扬自己的优点,这样评价,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开发和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愉悦身心,放飞情思。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了 。既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