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学习心得
备课组名称 |
品德课题组 |
发言人 |
|
时间 |
2013.5.9 |
学习题目 |
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
学 习 心 得 |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我我将教学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根据学生的需要,挖掘教育 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教育时空,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在活动组织上,应尽可能地借助网络环境和使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互联网上收搜教育资源,让学生从海量的资讯中甄别真伪,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运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拍摄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景,也作为一种新的资源,与大家共享。在《脏乱的害处》这一节教学前,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状况。除了亲自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去调查实践外,学生们通过网络搜集到许多信息。如:1、(计算机出示黄果树瀑布的照片)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雄伟、壮观的瀑布,可现在,它变小了,水也不干净了;2、现在人口增长,生活垃圾也以每年10%在增长,污染了农田。3、(计算机出示塑料泡沫盒,一次性纸碗)这些泡沫快餐盒,几百年不会腐烂。4、北京经受沙尘暴的袭击,现在人们出门不得不围上沙巾。5、(计算机出示一组数据)一家餐厅一天要用200 到500 双一次性筷子,市场上有多少家餐厅?现在中国森林覆盖率不及日本的四分之一,大家太对不起大自然了。6、(计算机出示纽扣电池一个)这么小的一粒电池,可以让10 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60 万升水受到污染。网络学习,丰富了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又如在交流环节中,通过网络展示了师生搜集到的环节污染现状:冒着浓烟的工厂、被垃圾堵塞的河流、被猎杀的野生动物�6�7�6�7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给了学生心灵的触动,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保护环境” 的迫切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愈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只要我们能努力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与活动性,从多角度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相信一定会为未来的《品德与生活》课创造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