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教研组名称 |
品德与生活课题组 |
发言人 |
徐君 |
时间 |
5月17 |
学习题目 |
浅谈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
学
习
心
得 |
教材一直是我国课堂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主阵地,也是师生开发利用教材资源的过程。说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我们不能钻牛角尖,一味地到课外,校外去寻找,却把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弃之不顾。教教材已落后,但不教教材显然也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意识的教师,首先就要会用好教材。看看《品德与生活》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不再罗列大量道德载体——故事,取而代之的是几张照片、画片,几句简单的对话、旁白,学生的作文、日记,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教材提供的资料有效地应用起来外,使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因此,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做教材的对话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这犹如演员登台表演,要靠音乐、布景等艺术手段进行烘托一样,品德教育也需要情境的协调和配合。品德教育创设教育的情境,可以使教学由说教向情境转变,拉近教学目标,促进知行统一。
2、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做教材的创编者
从教材资源开发来看,课堂上除了知识资源、情感资源的开发,更要重视以教材为本的开发形式。新教材有一个创新处,安排了留白。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所以,教师要充分使用留白,发挥好教材的资源。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延伸教材内容,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唤醒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生命意义。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做教材的批判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在品德教学中,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是课堂教学适时生成,迸发思想火花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