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教研组名称 |
品德与生活课题组 |
发言人 |
陈丹君 |
时间 |
3月14 |
学习题目 |
对品德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 ||||
学
习
心
得 |
与一般的学科知识、技能学习相比较,道德的深层本质是发于真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是人内在生成的行为,不是简单的“知不知“、“会不会”,关键在于要唤醒人内在的道德需求。孔子曾深刻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的道德学习,也应以乐为原动力。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课《我不要赖皮》。这课编写的意图是让儿童了解什么是规则、规则的作用、生活中的规则、如何等。我将规则、规则的作用、制定规则开发整合成一个游戏体验活动来展开。以下是二次开发后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开始就举行一个夹弹子比赛(第一次我没有讲比赛规则)——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自己觉得游戏玩不下去了——学生自己找玩不下去的原因——学生自己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制定了夹弹子比赛的规则——再玩游戏(如果不成功,再找原因,完善规则)————直到在游戏规则下愉快地玩好夹弹子游戏——说活动感受。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感到没有规则不行,规则是可以制定的,一旦成为规则必须每个人遵守,规则是为游戏服务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的全部身心机能都被“动员”参加,从身体的感觉到心灵的搏动,从直接的触动到理性的分辨,在一种身体与灵魂融为一体的学习中建构了规则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