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学习心得
备课组名称 |
品德教研组 |
发言人 |
刘丽萍 |
时间 |
2011年9月 |
学习题目 |
个性化诠释品德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 ||||
学 习 心 得 |
品德新教材不以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体系逻辑程序严密演绎,它多以灵活多元的生活逻辑来编排,常以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的体系结构呈现,没有明确的课时划分。教材内容的单元式分布、主题活动的点状结构以及活动式、体验式的呈现方式,赋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更大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和社会的实际,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或更换、调整,或增减、重组形成新的教学主题,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就有生命力了。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整合时要注意:起步要实,即根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实际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处理要活,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图片虽然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并不要求教师按部就班,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可以把生活场景中遭遇的事情重组,也可以让儿童来叙述自己的生活。内容要新,即在教学时应适时引入学生生活中的新材料、新观念、新信息。系统要强,即增加的补充教材应密切配合主教材,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以求更优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