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尊重、关爱残疾人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谈谈残疾人的话题。告诉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本周星期天,即5月19日,就是我国第23个“全国助残日”。残疾一般可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五种类型。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各类残疾人总数达60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也就是说25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其中,我国的残疾儿童、少年约有625万人,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在为人理发,一张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蜷缩于街头一角伸手乞讨。同样是为了生活,两个人的目的相同,但方法完全不一样。同学们,你们更赞同谁的生活方式呢?对,我们应该学习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的那位理发者。
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残疾人自学成才、自强不息,他们身残志不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孙膑,他虽然下肢残疾,却写出了著名的《孙子兵法》。酷爱音乐的阿炳,虽然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但谱写出许多名曲,《二泉映月》就是他的代表作品。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舞蹈《千手观音》,在悦耳的音乐中,几十位失去听力的残疾姑娘演绎出了近乎完美的舞蹈,令人叹为观止。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失去双臂,但却充满梦想,硬是用汗水托起他的身影,用坚韧成就他的力量,在于命运抗争中,演绎了他创造的精彩: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用双脚弹钢琴,并最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他们何等的不容易?
各位老师、同学们,残疾人是社会平等的一员,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残疾人。残疾人由于自身功能障碍,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目前,全国还有1000万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没有得到保障,还有几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残疾人问题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健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老师希望大家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学习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学习残疾人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刻苦学习,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作为幸运者,我们也应该将这份幸运、幸福撒播给残疾人。其实,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对残疾人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给残疾人一个搀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给他们一个公交车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会儿的辛苦;爱护他们的专用设施,只需你付出绕一点弯路的时间;给予“折翼”的天使们隐形的翅膀,只需要你付出你的真诚和关爱……你愿意用双手托起他们的翅膀,圆他们的梦犸?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