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即有效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常州市实验小学 万慧
“入乡随俗”即有效
【摘   要】在品德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怎样的整合才是有效的?总体原则是适应性——即以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否“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适应”“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智慧”,是否“适应”教学实际情境为判断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课程资源整合    有效    适应性 
【正  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知,品德课程的资源丰富、多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围绕某一教学内容,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通过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将其与课本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融合到品德教学过程中,从而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切为生所用的资源如何整合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它必将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如若“入了乡,随了俗”,也就有效了。“入”的是这个地区、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乡”,“随”的是这班学生、这位老师、这个课堂的“俗”。我们知道,各地区蕴藏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各不相同。品德教学要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学校和周围已经存在或蕴含的资源,采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德教学资源,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校本品德教学实用资源库,以丰富和活化品德教学,这就是“入乡”。由于地域差异,这里,笔者想谈的是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随俗”,指的是,品德课程资源整合首先必须适应这个班级的学生,其次也要适应执教的这位老师,另外也要适应随时变化的教学实际情境。
一、     课程资源整合必须适应这班学生
整合课程资源的品德教学模式是动态的,每一节精心设计的好课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处处适用的,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动。老师在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时候要时刻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出发点,要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原有知识、兴趣、情感为重要前提,依托学生的经验世界,摸索出课堂的支撑点和结合点,创新设计一些有声有色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入乡随俗的课程资源整合如何才是适应这班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是否能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否能提高学生生活、社会的认识能力即是评定依据。
1.能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吗?
这一学期,我要借班上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内容是二年级的《我最爱读的书》。有一个班级是我心仪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暂时处于落后状态,但他们的老师接班一学期以来,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上花了很多心思。我觉得,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爱读书的学生上《我最爱读的书》才会有情感共鸣。选择这个班后,我与班主任进行了多次联系,了解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现状,根据这个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丰富的活动。比如,课堂伊始,我播放了这个班学生在学校书香长廊看书的一段录像,孩子们在兴奋地寻找熟悉的身影时已悄悄地被我带进了书的海洋。这样的导入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一下子拉近了我这个陌生的老师与孩子们的心灵距离,孩子们的真实情感也被唤醒了,他们关于阅读的故事、感受急于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品德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唤醒学生沉睡着的情感能源和智慧能源,使得他们上进、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
2.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吗?
同样是借班上课,一位农村教师在上《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就没有“入乡随俗”,结果课堂上“卡了壳”。这位老师在自己的学校反复试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觉得满意了,便来到城市一所小学借班上课。其中有这么一环节:合理选择交通工具。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借助教师提供的各种情境,通过和伙伴的交流,老师的引领,学生应该能够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不断获得丰富的认识——轻松地了解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可是,教师却设计乐这么一个情境:妈妈要去菜场买菜,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合适?班里的热闹突然消失,很多孩子的脸上写满了茫然。这位教师这才意识到自己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忽略了这个城市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城里的菜场都在家门口,步行即可,利用交通工具去买菜的经历在这些孩子们的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学生原本兴趣盎然的由浅入深的探究、感悟,突然之间出现了断裂层,混淆了正在提高的认识能力。
新课标在谈到“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问题时指出:教师“领悟教材不是课程的唯一资源,要懂得结合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心中、眼中有这班孩子,要立足于这班孩子的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在使学生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所以,有效的教学整合设计应立足学生。
二、课程资源整合也需适应这位老师
我们知道,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整合课程资源的有效性评价也应该把执教的这一位教师的自身优势是否得以发挥,这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与学生、教材等一切为学生所用的资源完美的融合作为标准之一。
有幸聆听了武进芙蓉小学的徐君与陈丹君两位教师执教的《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与《筑起血肉长城》两堂都是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两位教师都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题材离学生较遥远,学生难以走进文本”的教育难点。她们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灵活重组,对身边资源的有效整合,再加上各自不同的教学魅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唤起了孩子们作为一名中国儿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徐君老师温文尔雅,朗读能力强。她在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借助一系列真实的图片、音像资料加深了孩子们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同时,适时地加以旁白,渲染气氛。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饱含真情的听觉冲击下,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在徐老师的深情叙述中,学生深受感染,在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南京大屠杀及侵华战争中日本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时,学生们声泪控诉,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触动。
陈丹君老师极富激情,并善于调动学生情绪。她以“国歌”为主线,串起整堂教学。课堂上,学生三次唱起国歌,在陈老师的煽情中,每一次的唱响都能让听课者感觉到学生的感悟与体会的提升。第一次,陈老师带头哼唱,学生只是带着以往的感受害羞地听唱。第二次,看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罪行,听着陈老师激情的发问:“你们能坐以待毙吗?你们愿意成为亡国奴吗?你们允许他们这样践踏祖国吗?”学生们带着反抗、奋起的情感又一次唱起国歌。第三次,感受了一次又一次大战役的胜利,面对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的碑文,陈老师再次带领学生慷慨激昂地唱起国歌。每一次演唱都是理解的深入,情感的提升。陈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跟随着老师的情感,学生完全融入了文本、走进了历史。
      两节课都让听课者心潮澎湃。激动之余,笔者也在想,假使两位教师交换教学内容,那原本精巧的教学设计就如两件不合适的衣服找错了主人。两位风格不同的老师都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智慧也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所以根据自身的优势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教学,很好地开发、利用了教师这一课程资源。
我们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千万不要忽视自己也是课程重要的资源之一,要努力将自身的资源结构与教学内容、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激发情感、感悟生活、提高认知,使学生在我们对学生潜在的隐性影响和外在的显性影响中强化感知理解,丰富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道德观念。这样的资源整合,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还促进了课程的发展,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实现教学的“多赢”。
三、     课程资源整合还须适应教学实际情境
符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必然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非预期因素正是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真实反映,是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重要部分,拥有无穷的教育和教学价值。
  《生死不离》是四年级教材中新增的教学内容。为了唤醒学生对一年前的这场天灾的情感体验,执教者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并进行了适时的整合。课堂上,当老师结合着画面、配合着音乐,讲述着“5 12”地震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时,突发情况发生了——停电了。在场的所有人已然被激起的情感硬生生地被闸断了。停电,也是课程资源,能利用吗?能!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把自己以及学生在停电后的恐慌、不知所措的种种情感真实地展现在课堂上,从而唤醒学生的特殊情感:地震发生后,被预制板、被黑暗包围着的人们是什么样的感受?而当时,授课老师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关注的是怎么进行预先的授课,没有意识到课堂上的停电就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也就谈不上利用了。在学生的叽叽喳喳中检查停当,老师无奈之下只得强把学生拉回到原先的教案。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消失殆尽了,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完成了教学流程,却没有了应有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就是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此种课程资源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契机,具有着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当预设的资源整合遇到这些突发的“小事”,教师就要及时调整原有的整合,甚至放弃,充分发掘、整合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使其与学生等一起进入教学过程。这样不仅使课程资源的整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每一个非预期因素,并且要努力发现每一个非预期性因素的教育价值,使之在转化为当堂课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成为后续教学中教学资源生成的动力。
结束语:
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过程,是一个不断求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求新的过程。在品德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怎样的整合才是有效的?总体原则是适应性——即以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否“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适应”“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智慧”,是否“适应”教学实际情境为判断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性。“适者有效,不适者无效”,只有这样的“入乡随俗”,才能真正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服务。
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是一座桥,它让我们与学生心灵相通;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是一片沃土,它让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