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谈《生死不离》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丹君
亦谈《生死不离》

                    ---听《生死不离》随感及教学再设计

2月26日,这一天窗外寒风瑟瑟,细雨霏霏,屋内却热闹非凡,激情澎湃,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原来市区小学品德老师在杨校长的组织下正热烈评论着高老师执教的电子版本《生死不离》。无庸质疑,高老师的课前功做得相当细致、充分。大量的图片、大段煽情的文字,无不深深叩击着听者的心,而高老师那甜美、煽情、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更是渲染着气氛,钦佩其丰厚的底蕴和专业素养。然教师下足的这些功却没有预期那样发生思维的碰撞,产生情感的共鸣。如何利用资源丰富体验、激发情感、提升价值观?这一直是每位老师心头的一个结,而这也是品德这一门课程的核心所在。就这堂课而言,如何利用资源丰富体验、激发情感、提升价值观?我觉得可在四个板块中对资源有效地进行挖掘、利用,再开发。
一、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感受救灾英雄少年与伙伴“生死不离”。
1、抓住典型,解读个体行为。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孩子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在处理文本典型事例时,可抓住个体行为进行问题设计,激起学习热情,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自我需要”。解读林浩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在废墟中林浩是怎样做的?逃生后林浩又是怎样做的?学生在感受林浩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的同时,更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一次生命教育: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要像林浩一样学会冷静,要鼓足勇气,要积极的心态应对突发事件。对于“美丽天使”张春玲的故事,我们只需设计这样的问题:脸庞被烧毁丑陋的张春玲为何成了同学们心中的“美丽小天使”?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把握,也最易打开话匣子,而情绪也将随之被煽动。
2、追根问底,探究行为动力。
在了解三位英雄少年的事迹后,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化认识,激发情感,我们还必须探究行为背后的动力:同学们,为什么他们能将生死置之于度外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是出示英雄少年爱的心声: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谈感想,谈谈最感动的话语。带领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灵交流,触动其丰富的情感。
3、推波助澜,升华情感。
英雄少年那一句句朴素的话语,一次次勇敢无畏的救助,带给我们不仅仅是一份感动,心中更多的是产生一股敬仰之情,这时我们不妨借助“敬礼”小活动,推波助澜:让我们以特有的方式---敬礼向这些可敬的同伴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让这份美好的情感在每个人的心中升腾,让这些英雄形象永远地镌刻于学生心中。
二、     超级链接媒体资源,感受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生死不离”。
大灾面前有大爱。这次大灾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伤痛的记忆。我们也看到了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显现出了高度的凝聚力、战斗力。浮躁、功利掩盖下的真诚、爱心在这一刻被唤醒了,像火山一样迸发。一辆辆满载爱心物质的汽车,一支支点燃祝福的蜡烛,一个个自告奋勇的志愿者,一条条血脉相连的“献血长龙”,一张张沾满泥巴的脸庞……出现在我们眼前,无需教者多言,把发言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静静地看,静静地品读交流、感受这份大爱。
三、     联系个体行为,感受自己与灾区人民“生死不离”。
这一次抗震救灾,可谓是全国总动员。每位同学也积极参与到了这项爱心救助队伍中。因为亲身经历,所以感受肯定比较深。在学生讲述自己一个个经历时,教者应适当地加以评价、激励:你也是爱心使者!灾区人民感谢你!你也是美丽的天使!因为你的爱,灾区小伙伴们不再孤单。你的行为让人钦佩。有你们这群爱心使者,灾区同胞们会努力的生活……在激励性的评价带动下,学生沉浸在了爱的回忆中,同时也收获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道理。
四、走进灾区重建生活,感受“生死不离”爱的力量。
仅仅解读生死不离的爱的内容是不够的,我想,让学生懂得“爱能创造一切”这份美好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去爱,去付出,去引导行为。那么就本文而言,这份生死不离的爱给了灾区人民什么?显然,是活下去的勇气,是重建家园的信心,是对生活的一份珍惜,是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灾区人民坚强的话语传来,忙碌的身影闪现,一幢幢简易房的拔起,一个个孩子又重返校园,一声声“隆隆”的机器声再次响起”这些画面出现时,流淌在我们心中的是爱的美好,爱的力量坚不可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