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莫金霞
 

垃圾分类可行性调查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问题,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悟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与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的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师:说得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

(生看扔垃圾录象)

生谈此时的感受。

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象后,对录象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乱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生哪些垃圾。

 

二、说一说,分一分

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指名答。

学生在说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说。这时教师就要作适当的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垃圾。

2.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

指名答。

3.学生动手分垃圾。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地方的原料。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分类。

指名1人板演(用课件演示),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垃圾道具分类),(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品、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铁剩丝、杀虫剂罐子)

通过讨论学生板演的结果,师生合作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小结:我们把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

 

三、垃圾的种类(以下内容由录音播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列举出可回收垃圾的一些常识,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品等。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四、垃圾的处理方法

()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主要处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送到加工厂再加工成新产品。

()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1.填埋法:

填埋垃圾的费用是很高昂的,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大约是200元。以北京为例,日产垃圾12000吨,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大?

生计算。

如果我们用这些钱帮助贫困学生来交学费,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以300元计算,请你算一算,这些钱可以帮助多少个贫困学生?

通过计算“可以帮助多少个贫困学生”,让学生了解2400000元的大小。

讨论:花费的钱2400000元,是一天一个北京市浪费的钱,而且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还会占用很多的土地,引出人们要寻求更好的处理垃圾方法。

2.焚烧法:

焚烧法是指把垃圾送到专门机构进行燃烧处理,把污染降到最低。

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的。目前,正向焚烧法转化。

()有害垃圾的处理

主要是把垃圾送到指定机构无公害化处理后再填埋。

 

五、生活中的垃圾处理

()处理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上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此时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形成对比,便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处理垃圾方法。

()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通过讨论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总结出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三)垃圾分类的可行性

1.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分类可能吗?(小组讨论)

知道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后,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既然实行垃圾分类有必要,那么就肯定能实行垃圾分类。另外一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现在的生活中没有看到垃圾分类,就会认为垃圾分类不可能。从而因出争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例举出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也就能得出实行垃圾分类是可行的, 

此时教师相机提出:我国目前有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有的地方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说明实行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

2.主要困难在哪?

可以让学生猜测一下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由于是猜测,所以结果不准确,为了得出确切的答案,教师引导出可以设计一种方式来进行调查。

 

六、调查社会中的垃圾处理方式

如果你是洪泽县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准备调查一下当地居民的垃圾处理方式,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垃圾分类调查”方式,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对这种调查类型的设计,接触比较少,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作具体指导。

成果展示:

1

2

3

成果展示后,让一个学生出演调查对象,回答其他小组设计的调查内容。也可以证实该小组设计的调查方式是否可行。

七、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1

2

3

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的保护者,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从自己开始,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八: 课后延伸、撰写建议信

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这份调查,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并以书信的形式向环保部门、家庭以及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是否可行,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并统计出结果。通过建议信的撰写,既可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又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