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很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1)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活动措施:
1、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6、指导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七、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计划【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本学期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生活中的编织物;2、学习编织一些简单的物品; 3、了解生活中的金属制品; 4、学习做简单的金属制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编船篮;二、动物书签;三编网袋;四、中国结——鞭炮结;五、中国结——吉祥结;六、中国结——平结;七、小蒸架;八、心锁环;九、衣架;十、旗杆模型;十一、丝网花;十二、桌面垃圾桶。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 学 进 度 表 | |||
周次 |
内 容 |
课 时 |
备课组活动 |
1 |
|
|
制定计划 |
2 |
认识编织品 制作调查统计表调查生活中的编织品 |
1课时 |
|
3 |
学习编织——小凉席 学习编织——编船篮方程 |
1课时 |
|
4 |
学习编织——不同材料编织 学习编织——编网袋 |
1课时 |
|
5 |
学习编织——绳结技术与中国结 |
1课时 |
|
6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编织品 |
1课时 |
|
7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编织品 |
1课时 |
|
8 |
认识金工 金工制作——挂钩 |
1课时 |
|
9 |
清明节 |
|
|
10 |
金工制作——衣架 金工制作——果盘、漏勺 |
1课时 |
|
11 |
金工制作——蒸架 金工制作——椅子 |
1课时 |
|
12 |
金工制作——设计制作 |
1课时 |
|
13 |
劳动节 |
|
|
14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金工制品 |
1课时 |
|
15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金工制品 |
1课时 |
|
16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金工制品 |
1课时 |
|
17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金工制品 |
1课时 |
|
18 |
研究性学习——身边的金工制品 |
1课时 |
|
19 |
期末考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