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 计划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7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莫金霞
横山桥镇芙蓉小学   三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   计划
                            2012.92012.2
9
诵国学经典第一组:与夏季有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小池》
《四时田园杂兴》
《采莲曲》
 
10
诵国学经典
第二组:李白组诗
《望庐山瀑布》
《静夜思》
《送孟浩然之广陵》
《芙蓉楼送辛渐》
《把酒问月》
 
11
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冰心阅读月
《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
 
12
《荷塘月色》
学会选书
《淘气包马小跳》学会感恩
1
阳光驿站 温馨灿烂
 
 
 
 
 
 三(2)三(3)班  诵国学经典综合实践  (9月 10月)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本质。
2、构建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3、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5、让学生了解我国经典文化遗产,学会赏析古诗。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多诵读一点古诗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大师,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足以照彻千万年,足以沐浴古今人。孩子们通过诵读去体会他们的精神,通过诵读去接受美好情感和高尚人格的熏陶。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特别是课外阅读,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
所以在此次暑期活动中我们安排学习古诗,开发创设各种情境,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古今联系,使古诗文的诵读呈现一方新天地。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组:与夏季有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
《小池》
《四时田园杂兴》
《采莲曲》
第二组:李白组诗
《望庐山瀑布》
《静夜思》
《送孟浩然之广陵》
《芙蓉楼送辛渐》
《把酒问月》
 
 
横山桥镇芙蓉  (2)三(3)班  阅读 综合实践 (11月 12月)
一、活动目的:
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教学为其重点,进入中年级后教学重点的重心转移为阅读和习作教学,而课外阅读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为此有必要为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的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三、活动保障
1、建立组织,开展阅读班,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
2、成立家长学校,密切家长与教师的联系,督促学生在家里的阅读能有效地落到实处。
3、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学会欣赏名篇佳作,会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4、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生动段落积累下来,做成读书笔记。
5、 做好检查落实。对课外阅读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督促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四、活动要求
1、不动笔墨不读书。以语句积累和精彩片段摘录为主并部分地写出自己的感悟。
2、和其它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五、活动措施
1、开放三年级班班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
2、指导教师认真为课外阅读“备课”,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3、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并填写好读书记录卡,确保必要的阅读数量。
六、活动安排
时 间
地 点
内 容
2012.10
三(2)三(3)
《窗边的小豆豆》
 
 
冰心阅读月
 
 
《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
 
 
《荷塘月色》
 
 
学会选书
 
 
《淘气包马小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