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美教研计划2015.3-2015.7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8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燕玲
音美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5.3-2015.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教研组的工作将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学研究,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特色创新,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为重点,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体精神,以学校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特长水平为重点,提高音、美各学科在比赛中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得到真正的艺术培养,力争在各项工作中都有新的提高。争办规范、严谨、完善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
   二、研究重点:
1、突出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2、有效落实常规工作
3、抓相关活动,创品牌教育
三、主要工作: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钻研教材,继续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
(1)有效备课
(2)有效上课
(3)有效作业
2、教育科研
(1)积极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随笔
(2)积极参加学校科研处的交流活动
3、兴趣小组
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能,组建学校“音乐、美术艺术小组,选拔优秀学生开展舞蹈、乐器、绘画、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
 
  四、具体措施:
    1、抓好音、美常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全组老师将一如既往地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改精神;注意对照新旧课程标准异同点,切实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脉络,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认真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特别是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全面更新。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改进教法,上好每一节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有始有终完成教学工作。
    2、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针对自己的教学困惑,查找资料,组织学习。力求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确立课改的理念和策略,领悟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钻研教材教法。
    3、规范教研纪律,制定教研组考核细则;
    在征求教研组内教师的意见的前提下,制定艺体组教研组成员考核细则,并严格按照考核细则评定最终的教研等级。
     4、开展组内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观看教学录像;
    由于本教研组由音、美、教师组成,门类很多,不能够做到很精细的学习。为此我将让我教研组教师多看视频课学习,走出校园,完善自我。
    5、开展社团辅导活动,力求形成特色,积极开展社团兴趣小组活动;
    本学期,全组教师当上下齐心协力,狠抓社团活动教学,通过近四个月的教学训练,使各年级学生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6、围绕教研主题,开展研讨,做到以研促教。
    本学期本组教研主题是“社团的组织与建设”,每位老师应围绕这一主题,针对自己所带的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对于在开展社团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争取做到以教研促社团建设,以研讨的形式解决社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7、规范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加强集体备课,根据我教研组的特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关心指导教师的备课,交流教学方法教学心得,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共同研究教材教法,针对存在问题共同商讨对策,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共同进步。
    8、严抓音、美特长训练,做好社团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活动。
    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开放的政策,广泛收集各位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制定本学期各社团的活动内容。将各个社团融合,打造适合我校学生,受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9、课上课下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我教研组教师将群策群力想尽办法配合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
    五、具体安排:
3月:
1、制定本学期音美教研计划,研读《音乐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
2、制定音乐美术教学进度
3、理论学习
4月:
1、理论学习:
2、填写区舞蹈比赛报名表
3、填写区绘画比赛报名表
4、公开课研讨活动
5月:
1、公开课研讨活动
2、理论学习
3、区舞蹈比赛
4、区绘画比赛
6月:
1、理论学习
2、学习心得体会交流
3、教学反思
7月:
1、撰写学期教研总结
2、撰写教学论文
3、资料整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