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主题沙龙发言(金莉)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缪晓燕
对于提高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水平的听课感悟
听了几节阅读课,使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如何上好阅读课指明了方向。下面就阅读课谈一谈我的感受。
(1)导入的手法
虽然到了小学的高段,但是学生的注意还是不易保持,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一节相对来说沉闷的小学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单刀直入的导入和讲授显得单调乏味,也使学生产生疲倦和厌烦心理,使学生听课的效果大打折扣。比较几位老师在主题的导入教学上,第三位和第四位教师都使用了直接导入,虽然设计及各环节衔接也较好,但是却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一部分理解力较弱的学生也许还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老师就一带而过了,想对来说设计的一些活动等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从一开始的教学细节中,就截然不同地表现出每位老师的教学能力,有的教师在每一个单词的导入上都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保证学生懂得教师的每一个教学活动。如教师2在导入时先给学生们引见了一位好朋友“Jerry”而后的教学中”Jerry”也始终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 可见,课堂导入既起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在教学内容方面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包括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2)句型操练的方式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词句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重,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和游戏粉墨登场,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句型操练和巩固为目的的,对课文的学习则显得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教师在操练句型上单独的把单词和句子让学生操练,显得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割裂了语篇,影响了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与此相反的是教师5的教学过程,在导入单词后,让学生整体入手快速浏览篇章,紧接着学生要反馈自己找到的单词用句型There is/are … .来反馈,显得非常自然,也整体把握了阅读课中篇章的地位,使学生在运用旧知的过程中也发展了阅读能力。
(3)篇章中生词的处理
 在英语篇章阅读中,学生遇到一些陌生的生字词是逃避不了的事。教师在教学是否一定要帮助学生把全部的生字词扫除清楚了再给学生看篇章呢?显然是不太正确的。如果当成是词汇中教授生词,长久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不能得到提高,反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遇到不懂的生词可能就无法阅读篇章。这就要求教师要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篇章当学生找出生词后,教师可借助图片和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生词,让学生自己猜出了生词的中文意思,其中利用抽象思维,运用较多的阅读策略(教师在课件中一一罗列),反复、多次接触和理解所读的词汇,最后掌握其意思和用法,从而扩大了英语词汇量。
阅读是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期望获得新信息。小学英语阅读应当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新信息(知识、资讯、故事情节、问题等),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才会乐于参与。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并介入学生的理解过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等加以分析、指导和调控。如果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过程采取放任的态度,在学生阅读后,匆匆将检测性的问答和练习抛出,注重阅读结果的反馈,缺少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关注,就会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最终使小学英语阅读课流于形式,学生兴趣滑坡。因此,重视过程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帮助学生理解篇章的过程,朗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和理解篇章,但是可惜的是所有教师在朗读方面做得都比较欠缺,在蜻蜓点水式的朗读后草草结束了篇章阅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以下问题的深思:什么样的小学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我们的阅读教学有效吗?怎么才能避免无效教学行为的产生?通过听课之后我们也许要开始思考更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