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解决问题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0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春漫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杨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列举策略的价值,能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有序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小棒、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策略

 1、引入:同学们,记得我们在三、四年级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吗?

生:画图,列表

 2、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1ppt出示例题:王大叔用22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2、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些什么?

1:周长是22米,可以围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2: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3:围出的长方形花圃周长不变,面积改变。

小结:221米长的木条的总长度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问: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是22米,你能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吗?你怎么想的?

小结:根据周长是22米,可以知道长+=11米,但由于长方形的长和宽不确定,所以符合条件的围法就有很多种。

三、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启发思考:既然围法有很多种,要求怎样围面积最大,你打算怎么做?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学生操作)

2、汇报交流:

1)画图。

   2)列表。

   3)利用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小结: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围法全部找出来,算出面积,比较后,进行选择。

3、下面请同学们把符合条件的围法全部找出来,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投影展示:

(1)有错误、有遗漏

(2)无序、有重复

   3)有序正确

4、借助表格,有序思考。

1)借助表格先列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

 (2)你是怎样有序填表的?填表时是从长是几米的长方形开始想起的?为什么要从长是10米的长方形开始想起?

 (3)从列举的结果中,找到面积最大的围法了吗?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5)指出:看来,有序的列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策略。

四、反思回顾,加深理解。

1、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想一想,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小结:根据提供的信息,求出周长是22米。再根据周长是22米,求出长和宽的和,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围法借助表格一个一个地找出来,算出面积后,比较并做出选择。

追问:在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围法找出来的时候,有的同学一开始出现了重复和遗漏的情况,我们是怎样避免的?

揭题:像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的找出来的这种策略叫一一列举。

2、回忆,沟通联系:在以前或近期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出示:(1)数的分成:一组一组地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

         2)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3)有序地写出3张数字卡片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

3、追问: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好处?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举可以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列举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考。

五、初步应用,增强主动运用意识。

1、练一练第1题。

1)音乐钟里藏着些什么秘密?那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2)出示问题,你打算怎样来判断?

3)学生尝试解答后,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列举的。

4)小结:列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策略。

2、 练一练第2

(1)读题,提问:你能看懂题中的表格吗?填表时首先选定的是哪种荤菜?列举完鱼和各种素菜的搭配后,接着考虑的是哪种荤菜?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2)学生各自填表解答后,交流反馈填表的情况,着重让他们说说按照怎样的顺序列举的。

(3)追问:如果先选定一种素菜,你还能按顺序列举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六、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1、练习十七第1题。

读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反馈。

2、练习十七第2题。

读题。帮助学生理解“每两天”“每三天”“每四天”的含义。学生在书上表格中画一画,交流反馈。

3、练习十七第3题。

读题。引导学生:按照什么顺序来一一列举。

指出:先选一枚邮票,可以付多少种不同的邮资?如果选两枚邮票可以付多少种不同的邮资?如果选3枚、4枚邮票呢?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

七、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芙蓉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武进横山桥镇芙蓉湖山路37号 电子邮件:wjfr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